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覺照叢林的美學欣賞

2014年7月中/ 覺照叢林的美學欣賞/吳菀菱(評空山靈雨) 知道楊平詩人的空山靈雨詩集,共累積刪增改版四本,一本寫得比一本厚且好,猶如覺察之心眼的開闊,充滿古典浪漫之逐漸入世修行,詩句的美學要數第四本最為優秀且感性,非常成熟的古文修辭之新創,充斥著每一首詩的內裡,猶有文學素養的深沈度,以及佛禪的素雅留念,例如<聽經之外>一首詩,道盡了輪迴的苦楚與牆外聽經的隨緣,使得千年的絶情花(或許指的是比丘尼)斷腸之餘尚留有一顆素心,在佛法的戒律內外(徘徊又徘徊)的修掇耳根,聽經之人的流連忘返似乎是為了聽弦外之音的不捨機緣之索求,為了聽得一些專門為他而說的法話而執著。而那條陰魂不散或又穿著投胎的瘦傻影子,好比是一隻在尼泊爾法門內外聽經的狗,也具有成佛得道的一種潛力。(不止千年了),多少成佛的人,十道中人,有誰不想從笑語中悟道?只不過詩人東西方文學宗教兼修,內外二道都學,所以比別人更能夠悟知法門的道理,聰慧過人之詩心,自有一份謙遜而內歛的精神,而第一章流光取名為此是由於具有時空感之故,今是昔非的感覺,紛紛入詩,產生古今互相映照之唯美與美學,在文學修辭上不借注入了詩人的事喻,也增添了閱讀書香的深層感想。 從<紅塵>序言參透一老一少對凡塵中即化喻城的思想看來,詩人將詩歌化作修道的借果,假父學為哲學來利用、應用,例如<好無由來>一篇寫的<紅樓夢>中的兩塊玉,賈寶玉「一個在壓箱的線裝書裏」和林黛玉「一個何似一池綿鯉繞著假山」,所以才有翠翠這個假名丫鬟的叫喚聲,擬作某種園林之幽靜美妙的譬喻,其實身在園林本就快樂浪漫,哪兒來的就順事可想,只不過人事諍爭使人不平靜而已,大觀園的風雨變色,自是莊子這殺妻的冤家所入侵,正意味著黛玉的早死,而那道藍影又何以讓人知了(古代時值好無由來的初春)呢?其實<紅樓夢>中的假山水經過青衣作家之筆而誃解成哲學小說一部,多少點出了書中如神仙之鶯鶯燕燕竟根本是有此人之說。 詩人的詩每每與文學的思想,場景,領域有所相涉,乃文縐縐之士所欣羨的境界,如描寫紫藤廬一篇就道出了其內在機密,如裝飾的窗其實是用來貼海報的玻璃牆窗,而或生成臥之地乃是內部講堂的塌塌米上,那種聽演講的三昧,詩人所有作品都很少用“的”詞,頂多是用“之”來代替,遂有文言文之巧似風尚。 <心很潮>寫的是心中高低起伏的煩燥,浮燥而不能平靜的心境,三段有些各自對仗,或三字、四字,或二字,表現出外在景物反映心理內在的譬喻法,好似為賦新詞而強說愁的語境,其中提到新荷與白衣,恰似一股清流的淪落,出污泥而不染的出世間法,姣好而妙美,觀詩人之所有古典詩,彷彿跟王靜安先生所著的<人間詞話>中,對「境界」提出的說明有所應用呼應,如「造境」、「寫境」、「主觀」、「客觀」、「有我」、「無我」、「理想」、「寫實」等?種,(王四維及其文學批評,葉嘉瑩著)如<一曲流光韻未了>一詩,寫出了市井小民的面目,正是詩人對我說過,如何將各個人民的面貌經由書寫,描繪出他們的真實面貌而詡詡如生的呈現之問題,這個提問令我思考甚深,這個文學寫實的問題在詩學中没有,但是在小說中卻是重要課題,說明了詩人對體裁運用于人物,事物上頭的功能優劣,有著相當的理解與探索。詩人也兼顧了王靜安先生的理性的可信,與感性的可愛,用幾個簡單俐落的字就將六名生民描寫得清楚面目,(下棋高士、散髮書生、四海說書人、泥腿漢子、公子爺、少年看官),果真是維妙維肖的白描手法,教人佩服那來自古朝代的想像力。 <絶美的夜就此>寫的是詩人的浪漫愛情,有一天終於再見面的情境,泡鴛鴦茶給有情人,素心人來訪使得詩人種植的桃花綻放了,聲聲感嘆之中「令我思兮」三世真已模粘?嗎?緣份好像隔窗的風景「雲密月隱燕音姿」正似陰陽分離的有情人,讓他「魂牽九轉兮一朝相遇」,而心生寂寞和悵惘,因為不知有情人會否再訪,但在夜裏,素心人卻來圓了一場愛情,(絶美的夜就此悄然、悄悄然)此詩描寫詩人的夢中情人終于到來,給了他心中不勝唏噓的情緒,哀嘆無法花好月圓的相處,但是由於素心人來,不忮不求的戀情因而彷彿發生,詩人寫下此詩以紀念,那名心目中的完美戀人,癡情之至令人讚嘆。 楊平詩人原名楊濟平,父親楊一峰是著名文人而莫渝為友,為了抒情的溫情和友情而書寫,出版了一套詩書,被詩人用木架裝潢而供養詩書於其上,真是用心細膩,而詩人楊平書出於藍而勝於藍,在詩壇上以新古典派的風格聞名,年紀輕輕就寫就<空山靈雨>第一版,由周夢蝶詩人題書名而出版,之後轉向後現代的西洋風,存在系列的網路詩集共22本,試論其中購得之幾本,大約如下內容:(略,見<直言不諱的詩學素養-論楊平的詩集>論文) 回到<空山靈雨>第四版中的<午夜觀佛朗明哥之卡門>詩作,無非是把卡門同音於英文發音的業障(KARMA)幻想成是一場激情的西班牙舞,集東西方風情而大成,分為第一和第二段落而書寫,結論是(生命啊原是可以這般發出光的),轉景成識或智,可以參透輪迴的要義,這是佛教信仰之因果論。 關於詩集名稱,所謂空山,即北宋蘇軾所寫的<醉翁操>:「琅然清圜誰彈,響空山無言」正是空靈的山和空靈的雨,皆是心靈上的山和雨,也可以是隱形的山水,這個書名,起自許地山的同名佛教散文集,自有一種佛法的修行說辭,但深藐不知其義的讀者,必須要深入研究方知真諦,詩人曾收藏一幅<空山記>的書畫,即是為了<空山記>這首詩而請書法家題字的裱褙字畫,放在客廳之一隅,典雅的氣氛充滿全家,居住在御湖世家的公寓的詩人,曾經遠離位於碧湖公園畔的住家,來到台中友人家休養生息,因為他生病了。最近訪問詩人家,看見書畫<空山記>和另一幅字畫被詩人賞評,只剩<清泉石山流>一幅字畫仍在,取而代之的一群小盆栽。 其實<空山記>詩寫在第四版的255頁,用臺山濯濯的山人意象,白描出一座空山的景緻,是如何的寂寥靜闐,如「曠古之靜默,無音之滴落,坐忘問升起淡日,一片孤絶林叢,雁鳥飛渡,千里迢迢,清音無限」,這些法法自行空的景象,以不語的山色即是空的高尚意境,關於靈雨二字,則有詩<雨後觀荷>和<雨日>兩首跟雨有關的題材,從雨聲觀想祥和輪迴七世的浪漫,可見詩人的新古典詩的內涵不脫佛禪的機趣,古人之中以李清照最擅長寫雨,「梧桐更兼細雨」而詩人筆下的情網則不同,寫的是令人潸然淚下的濃烈愛情以及一名掌燈的經學大儒的內心風景,如狂烈強雨一陣又一陣,描寫出其內心的澎湃洶湧,風動雲湧之後的雨,來勢洶洶的,無法防備,這樣的雨可是靠祈求頌經而得到以解旱災的呢?總之空山與靈雨有若仙境,無入而不自得的極樂世界一般,詩人春風化雨的用筆令人讚不絶口,除了編過<雙子星>和<創世紀>詩刊以外,尚得過數個重要詩獎,包括最富盛名的中時文學獎,實至名歸,故人心生敬畏之心情。 <我心如雪>的白像似佛教觀念中的「無染」、「無想」、「非非想」等,如白佛的法(種種憂煩想望漸漸消失於紛紛的白)而哀莫大於心死「以至一味的死白」,然而某慧資女子又一語驚人的說:「再次覆蓋了生命深層的能量」,雪積之後就是雪崩,此又道出佛法的「無情界」、「無心」,有一段白馬寺的傳奇,說明帝賜一隻背著經書的白馬一闖寺廟,而寶?門僧為其住持,但其形貌不揚卻會算卦,所以我認為詩人所指的白有一種苦力的感覺,而詩人正似那匹白馬,以謙遊之姿背負詩書的寫據與考究,而甘願並樂此不疲,有一種貢獻的成就,今年八月初,他又即將出版新的詩文集<記憶紋身>並為此舉辦簽名會,真是馬不停蹄的多產詩人,敬佩之。 筆者走了一趟陽明山遊園公車,才看到<究極之前>的境地,首句提到的遠山(也源自前世不可知的一次,孽),令我題了一曲「九彎八拐繞路行,小葉大葉暢快開,風吹草動深呼吸,雲霧縹緲眼貪歡」,詩人寫到「在一窗窗風景過去前,我坐看雲飛」這景象有如山上的雪霜雲壁,塊壘一般的壯麗,「妳歡喜的撿拾路上貝殼,想必天道不孤,而蓮花常開」作為終句,這情景猶若我曾夢見到陽明山沿途撿拾葉子的旅行,而蓮華自在心中常綻放,陽明之理學承至周敦頤的愛蓮說,是以天道不孤,這一次的知性之旅不僅再續興味而又去一趟,而且充滿了歡喜之心。這為詩寫的是平淡的悟道至高極之後,理想的詩韻片片,所謂「諸法因緣起,諸法因緣滅」,正如上山下山的不同。 當我寫伊媚兒問詩人他的詩作出自何家文字實學,他答道:「該說是古老而原初的,來自對美與聖魂的熱愛所致,文字表現的不僅是風格,還有感覺觀念與性情,寫久了,只要是真誠的書寫者,相信都能寫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趕赴一場不再開滿繁花的盛宴>中的等候呼喚,來自於千年前的因緣,才能在約期裏相見歡,但繁花已不再開,因為人老枯黃,卻無怨無尤,只因為有情人終將再次會面,若不珍惜的話,則以後豈不惘然,有心人留言要他等候,而天崩地裂,淚水也乾涸成黑石,這「椎心的封印」是指一聲「一定要等我啊」的耳語,不在乎「夢消風冷長夜漫漫幾度在狂亂的輪轉」只在乎永恆的愛,這愛的纏綿只能久久見一次,像牛郎織女的會面,所以寄赴盛宴的約定是很重要的承諾,這首詩寫得動人迷醉,續人心弦,或許就因為癡心的緣故,而去赴一場青春不再的約,像是黃昏之戀的約會。 <無處不是天涯>是以浪子的心態來寫的古典詩,詩人已憶不得自江南以來的輪迴,只記得湖畔柳蔭下的跚跚身影,那情人讓詩人相思如長堤,豈非白居易對湖對女妓的眷戀情懷,(閒愁依舊春雨猶濃),只有石橋邊的冷月依然照拂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正如「雄鳥來了又去,流雲隨風撕裂」浪子為了找尋情人而如(一縷簫音暗暗流轉不已),然而詩人已經領悟了流浪如雲在渡口和崙台,(門裡門外無處不是天涯)何必在乎鎖不鎖門,門內門外的風光一樣美好自在,即使「幾世輪迴早已模糊了」詩人仍兀自挺立的站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的書寫,流浪,只為了遇上一個熟悉的擦身而過的肩膀,投之以微笑。 <呼吸>寫的是數息法,「至萬光年的歌與哭,只在一吞一吐間」。由於禪坐之鄉愁,「呼吸自有風生雲舞之律」,有如「山客吐納,煙隨影消」之氣,不僅「鳥兒鳴唱春梢」而且「四季流轉出更奐新的美姿」這是大自然的婉轉與美妙,吸引著詩人的呼息,但他自謙「惟小鼻小眼的我輩」因禍及七十個七世夫妻的誓言而「臉色倉皇的一嘆」於是世界有如「停止呼吸」鳴然歇止了數息的秩序,這表現出僧者之大我與眾生之小我,兩者之間猶如呼與吸的互相搭配,巧則成順氣,不巧則成逆氣,迲至呼吸停止。 <花名怦然>寫出了賞花而怦然心動的感想,一朵春日落花在影子上貼近水面的「雲遊需通雲幻」並且有「同溫層的氣氛香輕輕凜開了」是多麼的清芬啊!不只寫出了古典美學及其凋謝,也呼應了提兒的淍落詩的意涵,前者是化作花痕而悲慘的遺失在草叢裏,歷經十里挑塚的紅塵私語,後者則是千年追尋的狂奔只為對視而怦然心動,花開花榭說的都是面對女子、女性、女人三種的心情,有了怦然就足以代表曾經愛過,只不過如今已成墓碑,詩中祭祀這朵曾賞心悅目的花兒,不管是定言或預言,同樣都對花兒來說,值得活一遭。 在農曆七夕情人節這天賞析<飛舞>詩一首,感覺相當情緒高亢,快樂,「千年前的呼喚」終於卸下包絥,再度感受暢快,詩人邀請所有讀詩人「且以一羽之輕盈」墊起腳尖來和窗外的精雪種半子,待風起而欣然飛舞,這代表著下種的時光是美好的,必然會種瓜得瓜的,獲得美好的果實,而如此飛揚的心情反映出佛種下植時充滿自信會得到功德的情懷,例如「馨香」「無邊際」「海望夢想愛戀」等詞彙,充滿了許多正面的期許,比方說種下愛和希望會得到被愛和理想實現的結果,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四顧茫茫>就詩題而言,徬徨和徘徊寫得相當妙,更別提內容的故弄玄虛,就在此時聽一曲黃齡的歌,唱著「你不在我不在誰還會在」,如此是「黯然的月光」將日益僵冷的大地封塵,而歲月斑剝,第一段寫的是黃昏入地平線的浪漫,第二段則描述大水淹没「半山彎前的最後一道石階」而且「夢中的浮影依然迴旋不已」,一顆心在走或留之間恍惚忐忑,於是回顧昏茫,這裏的半山即是假山水,是心靈上的風景堆砌,是一種情感的盲然渡口,不知道要不要將感情放下的詩人,而?影代表的正是詩人的自我中心,為了客觀而把風光著遲看作是一種相顧兩茫茫的光景,實在是不勝唏噓,没有春花秋月就進入年老,想要看個清楚怎麼回事,卻老眼昏花,看不透人生的愛戀憎痴等選擇題,在<特別>專輯終曲唱著「相逢斜陽外」的結尾,或許正似詩人所期盼的結局現場和處境,相信詩人的品格是很高尚的。 仔細探求<雪香之外>的真義,發覺它不易懂,就在此刻上臉書看到一名暱稱為香雪詩心的詩人,寫了詞如下「十分素魄偏向西,七夕傍晚總細雨,知是離人銀河淚,千言萬語短短今,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順亦禪,逆亦禪,內淨慎毒自天然」,意思是說有智慧的人任意一頓飯也能成修持,没智慧的人不管修多殊勝的法依然會墮落,暫時解開了一點謎底,如此這般的冰清玉潔,為的都是成道,雪國的長夜漫漫!如織如詩,教人牽腸掛肚的,此詩<雪香之外>吟唱的是太陽遲遲不升起的北國中,「光影糾結與喟嘆」、「繞著蜂鳴的樹下呢喃」、「湖畔流金的甜膩」,這些相思冥想卻被「左手覓牽著右手」、「兩水洗刷心窗」,連「廊外的鳥雀也停止了默禱」,這些意象是闐謐的,互相纏綣的畫面,以及沈默的情節,唯「散淨餘香的杯底」「漸形模糊」的人影浮現了,情人「孤冷的背影」,以及詩人四十五度的「?漸蕭怨的眼神」,寫得多麼的纏綿,絲絲入口啊!分別之後的餘香是雪是冰,是冷冷的吟味,然而一顆心卻是熱的。 第二段寫出了過客的透徹,或許是「最為奢靡的旅姿」,而戀欲被詩人藏在森林中,找不到入口的鑰匙,十指間的流沙浪人心碎於時光的匆忙,不久枯葉自燃而將裸女的恍惚美麗之縱身焚燒殆盡,化為雪香,此處的「釀造一季絶美的雪香」或者指的是殉身於大白法,真正的純潔美妙之諦,第三段落描寫時光和女體的香消玉隕,化火為雪的香味,好似一場告別式的火化儀式,浴火重生之光芒。 詩人能詩詞的美感用欣賞和剖析的角度來完成,每一首都是精品,是心境的書寫與記錄,也是一種文學情調的創造,充滿了流暢的美學語法,以及對愛情的怔忡與緬懷,詩人的情感豐富,對逝去的愛戀具足了個人的傷感思緒,總像是林黛玉葬花一樣,既軟弱又精明的看清失落的哀悼,曾經的美好,歌吟風月的詩人其實是為詩詞的體裁而發揮詩題,並不一定是為愁善感而因置之作。 <也是惘然>又掉落心的底端,因為詩人的愛怨,使他寫下寂寥的文詞,筆下的男女都有古典意趣,由描白的方式去描述這些小人物遂有了非常風情的形象,他不只是寫自己心中的景色,也寫外觀的大自然,合而為成一幅又一幅的詩情畫意的素描畫,詩人的<也是惘然>有點悲歡,與行人錯肩而過,一句「結舌莞爾」或是「手機的召述驚愕」思想到此,夜晚過去的「春去秋來」又謠傳而起,這首詩道出對過往的念舊,即使都已成為過去,但是都存在腦子內了,雖然曾經擁有,但現在是惘然,無常的情景,所有的美妙都化作現在科技和仿古風景,真是令人動容的勾勒,空山靈雨可以是一種前期的浪漫,再三改版成為華美盛開的花園,書中所記載的都是絶對美感的抒發,只寫有情人來關懷就像贈與父母一樣的慎重,同樣的真摯感人。 <夜聽蔡琴老歌有感>這首詩讓我上youtube去聽蔡琴的民歌,真的很深刻,很柔情,有隔世相思的透明感,文書氣息的歌詞如<不了情>和<恰似你的溫柔>的吟味,都讓人憶起愛情的片刻,那種不可言喻的沈迷沈醉,金迷紙醉的「金粉時代」飄來的懷舊滋味,詩人讚嘆蔡琴是「咖啡椅上的一吋吋華美」、「半牆胭脂」、「上海灘的風華依舊」風情萬種的歌喉搭配著音樂和歌詞,勾起人們無限的惆悵與感動,引人遐思疊疊。 縱觀以上第一章篇的內容與詞令,概出於靈感的想像,也把詩人的心理放進詩的局部,咏唱出他對情人辜負他的一番心酸,詩人含情默默的筆,都在追憶逝去的愛情,但他的得失心早已化作美麗的詩篇,以作為紀念。談到詩人的古典新詩,其字辭的攫獵和捕獲,皆出自一顆傳統而高尚的心,對於詩文學的推崇與敬業,讓人欣佩,也令人賞味到人我合一的靈魂,在俗世中的超脫和同在,有了景緻的抒臆,還更加有一双詩人旁觀的詩心在審視與修正,四度修改增刪的版本的<空山靈語>詩集,每一本都有絶對的獨特,值得品味的風格。這四版分別代表詩人的蛻變進程,求新求變的跟上現代社會的腳步開拓詩集一成不變的悠然風景,愈來愈具有語彙文字的專精美學,與詩藝的美感,透過賞析,我讀出了輕巧字句底下的秘義,那是詩人本身即有的機密。 李心銘在<李後主詞的通感意象>中提到:「文學美」的創造過程,最直接可觀察到的是文字之美,也是文學的重要特質,文字之美其實是一種雙重自由的反映,一方面反映作者駕馭語言的自由,另一方面則將駕馭語言的自由,加諸題材而處理成作品「內容」之際,作者超越題材所代表「情境」的心靈自由。」(page 7)且用地水火風空來統計上述的詩詞:(略) 像詩人如此植善根和德根,大體上把此種品格直接表現在詩歌中,藉由風花雪月來志抒詩情之縹然虛無,即是佛家的空空如也之意義,紅塵的凡事都是虛有的,假造的因緣,屢出所意的文筆,造出五蘊皆空的真理意涵。所謂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而四大皆空則為地水火風,詩人用筆柔和,捕捉到人事物之溫順面目,接近佛學的旨趣而不自知。所以第二章清風徐徐唱和,仍然細細品味其內容如下: <所以詩傳承了>此詩令我想到昨天(8月10日)下午四點在碧湖畔詩人所舉行的<記憶紋身>新書發表會,在王文?藝術家所建立竹屋建築內舉辦,會中有歌有舞有誦詩,熱鬧而精采,在詩情畫意的環境中,與會者感受到詩人的真性情,正應驗了「多少文字閃爍成叮噹的音符」以及「花雨繽紛的落入無邊紅塵」的現場情境,下了一陣雨,大家在雨後留影,而詩人鏗鏘有力的誦詩之聲音則有如「望空長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隨著醺然加深的快意/散入/九天雲霄」終於「天地動容,所以詩傳承了」「驚世未竟的傳說啊」,讀此詩就有如進入新書發表會的氛圍,整個詩興大發的時光就此完美告終。 第四版的空山靈語比第三版要如詩如畫而柔情化,無疑是一種文字的昇華,情感的凝練使然,這樣的文學修養乃是多年閱覽和吸收之修為所陶成,嗜讀武俠、新詩、文學史的詩人,有著一片清心寡慾的寂寞,這正是雙子座的向來個性,經常處於落寞心情的詩人,不諱言他就好比是個世俗裏的哲學家,對於色受想行識有著自己的堅持見解,認為愛與圓融是影那即永恆。是機緣之下的遇見與相逢,關懷與照料,從文學批評的角度來看,詩人有著素雅的偏好,喜歡音樂、書法、藝術和文學,所結交之士也莫不是出於此道藝者,然而他交朋友是用真心來搏感情,不要虛情和假意的交往,才能一片冰心的持續生活在以詩詞豢養而成的日子裏,活像個當代的古人,傲然不屈的書寫,秉持平心靜氣之思慮來觀察這個社會。 <在一幅長卷的山水畫軸裏>寫的是漫遊於畫中的遐想,彷彿行走在「涓涓溪水伴著透天林光」之中,和「谷中鳥雀諦聽」「古典天地裏獨有的寧靜」,鳥鳴充滿林間,雖嘈嘈而卻更顯得林間的闐靜,然後詩人的感想是「寧靜中來自記憶深處的淡憂鬱芬芳」,也就是芬多精的洗禮與散佈各地,吸呼著香氛的感動,遊歷畫軸中風光旖旎的心情是舒坦的,有如一名悠哉於書法畫作中的畫家,繪出心目中賞心悅目的景觀,而渾然自得的那種比喻,就好像筆下的世界是在抒發胸臆間的山水,完全的沈浸其中,釋放心境,而且「風起時」畫作中的光景就更為自然而令人欣喜了,猶若風吹草動之氣氛,拂面而來之態勢,所以「諸多的過往、情態、伴著山腰雲煙」心中有一個倩影「徐徐隱動的飄來逸去」這個影子是虛擬的古典風情,是假想在畫軸中增添一個人影的風韻,這首詩除了舌根之外其餘眼耳鼻口身五根均具備。眼見月色清華,耳聽涓涓溪水,鼻聞芬芳,口含笑,身伴著琴韻起舞。 <在靜謐中聆聽夜的聲音>靈感取自網路詩句,但卻更賦有新意,令人驚豔之句,這首詩的詩意是勵志的,「讓過去的過去,消散的消散」詩人引導讀者「不必為昨日哭泣」而更甚者「也不必在意牆外的路燈為何黯然」這幾句耳語的勸說原是來自於雨夜的風景之緣起,月亮站在春夜空的崗位上,「偶然映出一抺淡綠月影」,這淡綠色緣於庭前花木染濕了窗沿的綠痕,「原是宇宙心中的一點孤寂」指的是這明月的魅力所致,那陰涼的「一抹溫柔」來自於聆聽夜的聲音,好似「淡香茉莉悄悄傳述著紅塵的哀愁」,即使隨手摘下一片茉莉的枯葉,也會使人憶起邊緣遠處有人在吟唱的彷彿,如此朦朧深情的夜裏,無聲勝有聲的羅蔓蒂克,運用陰陽掩映,聲音有無的對比,來透露出有情無情的思念,只覺得這種對月亮的讚嘆十分袖真而拘謹,詩人之心如宇宙感,包括銀河和太陽系,都一同為柔情的月而感慟不已。在雨夜裏即使看不清楚月影,月亮仍然是此刻世界裏的崇高皇后,黑暗中的光源,還是由於陰鬱的離情,才使人心悽悽焉。 <詩魂從來不曾死亡>是一首與網上詩友樂觀互相唱和徐志摩的詩,名為你始終想飛,源自於徐志摩的散文集<想飛>,這是一本讚送拜侖等多位文學家詩家的深邃散文書,非常雅緻精巧的印行本,徐詩人有如接受間接的頌詩,他像雙翼的飛機,飛成了更形壯闊的天地雲彩,「蒼涼的是夢,燃燒的是心」雖死名猶存,且如一尊石佛一樣坐成了盛名,在天空「大塊胸前」「俯仰古今」,詩人將徐志摩形容成一片雲,永駐於晴空中,不曾死亡,「輕輕的我來了,正如我輕輕的走,不帶走一片雲彩」是名句,詩人之行誼發人深醒,面對前輩詩人的成就,從容不迫。 接下來的詠月詩更深奧,名為<醉月>,副標為<幽影錄:醉月宜對韻人>,是對應網路詩友之作,月亮的晶螢剔透容易被視為陰性之美,月娘即為嫦娥,將月神擬人化的賞析方式有點宗教的興味,正如「遠方有夢,湖上有路」,月亮如「淺藍色的蕭聲」排雲而來,使憂傷的淚水夾雜著希望與銷魂的愛情,寫盡陰性的軟弱,與黑暗天空中的一片光照,等於是希望之神燈,月圓也是吉祥團圓的預兆與良辰吉時,也是西洋傳說狼人狼女發作的時候,但此詩怎不在此,醉翁之意不在此,「曲曲飛觴之後,身單影瘦的憂傷有誰知呢?」而「銀河已慵懶,抱緊了亞熱帶之夏的重重釀然後,我在那裡?」這樣的迷惘實在是一個醉字可解釋的情感?單獨一身的孤寂問天上的水月身在何處。 <草堂觀魚>的淵源是詩人到台中一間草堂遊歷的心得,「悠然擺盪的不僅是一顆無為的心」, 一顆平靜而與世無爭的心,從「清蔭盡處的市聲,遠若久寐後,隨風飄落的半頁往事」來到草堂方自解憂愁而「淡淡憂思方自眉梢漫開」表示出草堂的陳設具有東方美感,令人樂不思蜀,在此美景之下,人我不僅鬆弛了緊繃的心,也使得思緒漫逸而開,不再憂懷過去的往事。想必詩人是多感於過往事故的,一時能讓他忘懷回憶的正是草堂中「日陽瞬間交錯底穿過百十重綠柳迴廊」有如紅樓夢園林的穿堂迴廊那般的譬喻,而其實他或許是在描述水藻間的魚兒之自得其樂,或許是雙關語,總之具有一種雅緻,詩人試作一厥詩詞「靜聽水中音,閒臥天外雲」真是貼切極了。 用<心經>題名來靜心,則「自在的是心」、「或流轉於雲空,或觀照著大千」,好比是柔性小旦的台詞,訴說著造法,祈禱之語,經書的清香飄揚在滾滾的紅塵人世之中,「所有的悲歡夢景,得失」全都卸下防線和心防,而自在莞爾,「滄海一樂的生涯,不過是一串失喑的泡沫」這句不只道出一眼龜遇上浮木的珍貴,也說出「如夢幻泡影」的感覺,即使「存在的是錯肩一瞥,回眸一笑,是褪色經書上的那抹若有無的清芬」此句道出了因緣也要「盡信書不如無書」完全要放入真情意,去悟因果,否則心經也會褪去色彩而落漆,成為若有似無的存在,而心經旨在修心之五蘊,貴在實踐,所以一心之尊貴無非是因為心經之教誨而令人入其道法。 <涅槃之前>是展現「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真我,特別是「流水日夜拂摩出頑石的清潤」與「一顆迷惘的心」各自代表常樂我淨和無明的交錯,「萬千紋理」的風景和「林間小徑」都是山中「以千姿百樣的空?」清明的存在的大自然,也可以說是覺照叢林的清明,各人各就各位,心就在那兒,這是在說明生死無懼無畏的順其自然,以及能達到解脫涅槃的之前,活著是很重要的無常無我,由於生命之間的距離,没有人可以參透他人的涅槃,只有自己能摸索自己的生死即涅槃之道理。 <詩贈李亂>寫得素淨清雅而餘韻猶存,完全没有字跡亂七八糟或剪不斷理還亂的意味或指涉,而是山、水、四月各自就位,在香墨和水肆之間「坐懷不亂」,這位書法家兼刻印家住在日月潭附近,以書法著稱,詩人與他有點交情,所以寫時贈之,「花落道旁,魚入曖中」寫的是太陽夕照入於湖心的情景,「星子與夢想各自恬然墜入了寂靜潭心」,這種比喻十分高妙!展現出夜的來臨與夢想成真的雙關語,書法家的境界是「無視紅塵,無語山泉」的形容,「且輕輕卸下半滄桑的俗慮」,把書法家的心境描寫似出於污泥而不染的蓮花般,實在是一種抬舉,這位書法家目前正在展出他的作品于藝廊,有名號有來歷,是一位清新脫俗的書法技藝中人,令人欽佩,其字法龍飛鳳舞,瀟灑自如,自成一格並經常自幼就得獎,早慧。看完這首詩,加上<如何寫書法>這本書的坐鎮,使我拿出了多年來私藏的書法道具及行頭,忍不住題了一款五言律詩。 <醺然醉藍山>係喜得楊大嫂調製藍山咖啡有感,詩人將藍山形容成是「千古的山,堅持,類似藍調的沈默」,他雖然把咖啡的品牌與源起之地幻化成抽象的山水,卻不喝而聞著那咖啡香醇味,並且相信跟楊大嫂的因緣不淺,「久違的前世」、「久違的馨香」那種彷若熟悉的感覺,將白衣的大嫂與黑影的座上客們相互對比,而終句取自陶淵明「悠然見南山」之諧音「藍山」,係指稱咖啡有如源出自風光勝地故作此詩句,「佇立窗明月,悠然見藍山」實有趣味也。詩人的某些詩作有啣接東方西方意味之旨趣,實為一種融合古今中外的技法,寫來得心應手,讓人覺得其深度不只如此而已。 <因為清風徐徐>詩贈兩名網路詩友,雖未曾謀面卻心有悽悽焉,而有詩一首互贈,詩人覺得在「時空長河」中何處不是家和淨土,何必他尋「銷魂的水域」和「亂顫的春心」都似「海市蜃樓中的風月」和「場作繭而眠的黃築小夢」,一切都是幻夢亂想,是不真實的念想,「人生何似曇花的開落」,有人渡江而來,有人狂歡而去,正「因為清風徐徐」,讓人心碎,所以「留下的淡淡香痕」、「隨著一碗入口即化的清涼飄滿,所有坐看花開雲遊的午後」,如此悠遊自在的心境,掌握了一個無事無爭的午后,閑閑喝茶看花的時辰,最是靜趣自得,這幾句靈感啟自兩名詩友的詩句,卻又有著自己獨立的思維和性靈,也就是說,詩人化他為自我的靈思,成為一首吟哦年歲的新詩,自在一如清風徐徐的狂歡,因有感於青春的消逝之詩而作了人生如曇花,六十年一甲子開花一次的有感而發之句,令人思及詩人之年齡也六十好幾了,所以有觀曇花歲月之觴逝之作詞,讓人頗有同感,有如人生六十證佛現地,詩人也看透了時光不再的無常,在人生當中仍依當下之自況來過日子,逍遙而自如的神情,源虛御風而行,如莊子的逍遙遊之作,是故清風徐徐無不逍遙自適也。 <花開了>這首詩書寫君子聞一朵白衣般的花香,若有「離離流轉的春意」,而「悠然拂動著一襲白衣」的花開時,「粉蝶自無處飛來」,相對於「小溪向雲鄉深處歌去」之水,這朵花的甘露如「一滴清圓」,「交映出無法言喻的三千之美」是意指三千之水只取一瓢的美感,雖是小花卻有著一念三千之美學與意境,詩人「欲負手朗吟什麼」但見字句自胸問出迎,向「翩翩天地」,「漫成了無息無邊無有古今的一抹美意」這朵白花綻放出的芬芳恰似一抹微笑,在蒼茫天地之間含笑著她?自潔白的清高,即使百花開放,怒放,或盛放,也取代不了她依然守著自我的尊嚴,像三千大千世界裏的一株心花怒放的蕊花,吸引著君子似粉蝶的魅力無邊,恍若甜蜜的賞花心情,悅目花開自有賞花人賞識,心馳神怡,只為了看花君子的知心而綻開,這是一種因為有人欣賞而多麼值得的一件事情,值得歡樂,正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及女為悅己者容的哲意代表了花開花謝皆自在的一線佛緣,有如大白蓮的清涼美好,大白法的清淨。 接下來兩者有感周夢蝶詩的小詩品,<氤氲花氣的驚痛>為其一,道出周夢蝶詩人有如某朵動靜皆宜的花或雲,就「坐在那裏」以「非想非非想」(取自無量義經之經文),「許是靜觀,許是聆聽」,周夢蝶好像「並與一聲滴漏」之雨,感到「天地自有到無的妙啊!」此處令人想到<法華經>中的「華法導雨」的句子,詩人形容周夢蝶的精神如「門外隱隱的氤氳花氣」兀自飄香的禪意,而周夢蝶詩人曾經于每個週五赴明星咖啡廳的詩論會之約,每每著藍衫出席,安靜的旁聽別的詩人高談闊論,「一條沈默又熟悉的藍影,或在某一時空,或於不同星期五」所訴的正是此習慣,而且由於周夢蝶詩人惜字如金,所以有「語言浮華且易滋生歧義」之句的引申,有如「無量刼的一株蒼翠藥樹,只因一句失言,白髮耿於冥想的,竟不能不是自殘的猛禽類」,周夢蝶對於失言的自責如此之深切殷殷,讓我們這些平凡人更加深自反省,失言的失誤,無非是一次無量刼的因由,也是墜入紅塵的禪門外驚痛之花香。 有感周夢蝶詩其二<流目哀愁>寫出了首句大哉問「不知生之初又源自幾度因果幾度因緣」這是在問輪迴之愛離苦的詢探,「夢或有長短,嘆息或有酸苦」但多少?下的林林總總之藥丸身後的麻木,「或已俱逝」,命運有如精神科看診的下場,豈是人們所要的無明結局,「在七情五蘊以前」儘管,「星子偶然失足,風月只管二馬」此處說的是生命的隨緣與認命,除了「落地窗外的那朵流雲」,「無視天地無常,不忍啞默的,飄然自在,流目卻一味哀怨」形容出周夢蝶詩人做人處事和倫理詩學之嚴肅的慣性態度,雖然身外有悲劇一般的貧瘠壓力,但是周夢蝶詩人的為人典範卻是詩壇佳話。今年馬年,周夢蠂詩人的仙逝,更是增添一番懷念的風氣,在文壇詩壇上,他的成就又豈只是一兩套詩集能聊完的。 <輕夜如秋>的第一句「一畦的夢田將蕪」中的「夢田」原本是一首傳唱流行的民歌,此詩覆唱出歌詞的類似意境,如「在思念中流浪的旅人啊,隨風吟唱出,紅塵所有的淚」,詩人意在指出「每個人心中一畝田」,「一個樹」是「所無的歌,今生的怨有多少,前世遙遙的許諾還要多上一握」所謂肥水不落外人田,所以田地將蕪,第二段寫的是「月瘦了,風急,煙雲漸漸自眼梢,冷消」呼應了「惟唇角的落寞,恰以這無語的輕夜,如秋」,這樣的寂寞令人酸楚,語句中透露出來的孤單孤獨,就好像是秋夜涼如水或著是天涼好個秋的感覺,非常清爽的天氣襲來,月亮皎潔的昇起,而唇角卻無語了,但這樣的月夜不一定是指涉秋天,而是巧落秋日之夜晚,撩人無奈之感。 <初雪覆松>的首段內容詩意高遠,清新脫俗,雖只有短短之句,「小園是古代的三弦琴,呼應著新月門外一句寂寞的詩」,寫出遺世獨居的詩人心聲,經常是面對著自己的影子,憑弔在書房內沈思靜坐,沈旬旬的陪著自己的空靈,透明而孤寂像一昇明月,多麼清靜古意的三味線彷彿彈奏著,乾淨的單音,第二段落「天地都已安眠,唯白衣的旅人盤膝,微醺對影」這種孤獨一人的體悟,近乎禪坐,使人心情靜寂清明而能夠思考哲學或美學的內涵,使詩作映照出禪門的道志。第三段落 「一縷青光映著滿座青花酒器」,有意加強「初雪覆松」中松柏長青意指去人長壽的模樣,這青色上面覆上了銀雪如髮,是指十八小青峰的年紀也如詩人一般,年屆五六十歲,「心蓮未開」則是指未證得法華利根,而不解因果蓮華之道理,「款款的是音未響,幢幢的半世紅塵啊!卻拯月蒼茫的,悄悄瘦成了一握,淡墨色水月」意味著老成瘦瘠如水勾又老花的年齡者,在半百紅塵中深沈的無奈,這意象在於描繪李峰的水月間工作室曾經存在的景況,相信即使遭祝融過,卻早存在於人世淨土之一隅,令人響往之。這首<初雪覆松>的句子取自李峰的<美麗與哀愁>詩作。 接下來的這首新譯古詞呼應了李白作詩的時空感,前面兩句,「夫天地者,萬物之道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名句則是<奧之細道>的序文,讀<新譯「春夜宴桃李園序」>是將天地乾坤化件「一首悲歌」而「萬物遙旅」則是「荒謬的冒險」,更增添了兩個名句的覆唱,只因時光珍貴所以勸人莫要浪費之,宴請的狂歡時刻卻令人想起了有關不要虛度光陰的警醒意義,詩人主張大好時光應該賞心悅目的度過,鋪設奢華的場景中,「舞也歡然,靜也入夢」「盛裝的星空下」「煙火人間何等亮麗」,這裏是在描寫「而源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是以「喧擾的紅塵仍需那一點,清明」,接下來的整個段落都在輝映李白的駢文,寫出宴會的美豔醉人之處,從「三月的煙嵐伴著離離花色,行步所至的此刻,無處不是隨雲的自在」,到了「流轉風中的詩興,桃李的清芬繚繞著我輩歡顏,成以後吟暢悵,或擊盤放歌」在在都是敍述「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乃至「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承接出一番浪漫天真的與會激情,多麼著迷。而且「坐擁春光饗宴於花間,拯月俯仰」詮釋了「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的情調,真是賞心悅目。 <晚來心自閒>出自蘇東坡的詩句,「晚來心自閒,能飲一杯無」放在結尾更有情趣和延伸的意味,新詩的第一段寫著「日作一山蟬鳴知了,今宵雨狂雁驚,一待明月,渡口的旅人,又不知南北西東?」寫的是流放自西湖到海南的命運,文人多被謫,所以與山水有緣親近,第二段落詩人寫自己對蘇東坡的身世之感慨,兩種心境自是不同,詩人的推敲與同情憐惜有如「落花也罷,飛霞也罷,總在某一月色如水的夜晚,總為了一縷忽隱忽閃的情光,若愁若喜」其實詩人只是擬想蘇東坡不得志的鬱鬱心思,不知會否寂寥如孤月,然而第三段寫「湖風冷冷,湖精靈寂寥不語」更道出了此湖非古湖的了然與失望,這一份思古憂情有知己相惜的感觸,因為文人?不能仲其志向,是多麼落寞的事啊! <詩與詩人的傳奇>是拜訪楊牧詩人之後的心得,詩人楊牧住在車水馬龍的地區住室,卻仍保有一顆寂靜的詩心,實為難得,「這就是詩」,詩人心底還未結合午後隙光,已自觸覺到這份跡近光明,微溫的美之奧祕,一條長街的氣質啊!」這是說一條街是可詮釋放美學的氣質的,更何況有詩人住居此地,更顯尊貴,第三段落,書寫詩人與楊牧的見甚歡,高談闊論的情景,詩心是守份的倒影,這是詩人楊牧的勸所有詩人的名句,詩人楊牧的詩句有如舞動的姿態,紅珊瑚騷動著詩與詩人的任務,有很多詩人們的街道都矮矮有名,楊牧則是在熱鬧中取其清靜,尤其是他寫的<奇萊前書>散文集,更道出了許多幼時的生活回憶,文章揮舞美妙,令人想一讀再讀。 第三篇章題名為<有贈:關于愛情>,寫的不外乎怨婦閨怨,不僅書寫類似著其母親早年守寡的心聲,也寫自己的戀情,因與配偶國學常識意見不合而離異的離愁,留下一男一女的詩人負起養育的責任,實在是不易之事,然而感情的懷念就是要從回憶中去尋找,詩人的怨氣大體上是因為婚姻不圓滿,雙方不能了解而來發生,婚姻才維持不到十年就勞燕分飛,英明而理智的男人,像晏殊會寫出閨怨的原因,是了解女人心,而詩人最隆重的一場戀情就是他的婚約,往往在語句中投射出對另一半的討價還價的情意惘然,心靈的情傷感歡愛都是生命中的一部份,如此深刻,令人動容,如今另一半仍為補習班國文老師,而詩人則堅持他的國學考察意見,兩人維持朋友關係,仍然互相往來。 談什麼濃情蜜意,都只是詩詞說說而已,其實夫妻彼此是怨懟的心態,這種糾纏會一直存在直到釋解為止,互相的相教為賓才是解開心結的好方法,這題詩詞提供了抒解離愁的管道,卻也看似男女之間那條不能跨越的心防,跟閨房室內的心理學有關,只有成人才懂,例如<歡情薄>的幽光和<恨離索>的黑眼睛,點出了明眸睿智的優點,但是絶大多數的句子都是愁恨情離的描述,表現出雙子座因為對方不愛他而恨仇很久的心態,以及類似古代哀傷女子的情愁,將房中的憂情比擬得恰當而要好,入骨心心相繫的愛語化作了幽愁哀怨的心聲,真是寫實極了。 <歡情薄>寫的是即使愛恨情仇也早已釋懷,「每個人都有屬於自身的愛戀,即令放浪奺嬈,飛花」就好比是色即是空一般,「露濃煙雨之夜,歌歡愉,夢消魂」,即使是空,也要執著的闖一遍才算存在啊!雖然事後藕斷絲連,但也值得人們去愛,放心大膽去愛出一個結果來,由於曲折,所以有句子如「霧」「怔忡」「參差翻舞」「過肩雲髮披亂」等。意境,實在是道出了愛過方知情濃的心聲,陶醉的過往愛意,竟然是敬致偶然的歇語,相信情人們一定是愛得如香消玉隕的情愫,才會有如此這般絲綢般的如花似玉之情愁。 <恨離索>則在書寫愛情的永恆,從灰濛到慷慨激昂,完全是因於相信「一滴露水」之歡的愛情,多麼珍貴的甘露,它蘊育了多情的人間之傳承與永續,問答之間傳遞出一種相信瞬間即永恆的真理,我們凡夫都該如此看待愛意才是,不可以任意的忽視之,以下是詩人最近的愛結歡語: 那天,也許果真如黃曆所載「不宜外出」,「不宜迎娶」,「不宜東方」,一通手機加上不信邪後,不知不覺就談到一般不談的,容易傷感情的話題。 友人放下手中指甲刀,字正腔緊的說:「現在的男人都希望女人說話溫柔點,對自己體貼點,長得漂亮點,身材好一點,經濟獨立點,工作好一點,持家賢慧點,對你的爹媽孝順點,對家中的兄弟姊妹親朋好友客氣點,日常一般的打理勤快點,最重要的,心地還得像對門傻大媽那般的純潔。」 「不該嗎?」 「可以,只不過,」友人翹起嘴來:「要求這麼多,可是因你帥得耀眼?讓人一見就心裏開花?還是對我好到獨一無二,無人可取代?或是在銀行給我存了七八位數?未來大半生保我不愁吃穿還帶每年出國玩樂一兩趟;如果什麼都没有,或是七折八扣什麼的,在我面前就給我乖乖低調點!」 「有道理,」我點點頭,看著她的下巴,嘆口息:「可這一來,以天下之大,就只有兩種人能對你低調了?」 「哦?」 「一是啥都没有的,一是五百年前承諾過愛你的,」 友人不語,我亦不語:「現代的男女情莫非就只得這兩種了嗎?」 各自望著窗外,東想西想怎麼想,心裡多少都有一些疼痛。 <夢境之門>又是見網友的詩作有感而發,但詩人想到的卻是崔渡的<題都城南莊>之詩,也可說是桃花詩,「一年過去了班駁的紋身不過是又一道的螺旋齒痕,我們仍在在虛實的阡陌間漂流」「??此身,誰是過客」「誰又不是過客」呢?這一段道出了時光之中的夢境讓人擬幻似真的感覺,在叢林、歲月、地圖、燈火之間漂流,夢囈何等浪漫的一扇門,打開了人我的意識,第二段落,則寫「惶迷的往自己遠,夢色下的燈火靜靜臥燻老了華顏,殘留的一捧清芬中,獨獨繚繞著一扇夢境之門」這扇門是通往放情獨歌的門,它「伴著一朵桃花,等妳出現,細品今世所有的柔情」,詩人窗外曾種植一株桃花樹,遲遲未開,直到有一天花開了,詩人興奮至極,拍攝下來與網友分享,真是真情流露之心境。 <愁到極處>更添一份柔情,因有心事而無處寄,「斷續的宮商,破碎底鍵盤」,詩人面對電腦有所感觸,將鍵盤當作古琴來彈了,「凝眸天方,想紅塵一角還有一雙黛眉,撫翏十指,隔空其感一份憂歡」就好比是真的有善女子在彈琴的韻事,感到琴聲的情感,「怨到極處,也有一份浮水消魂」這種「溫柔情緻,更與遠方星子相映,一曲光華」這首詩類似琵琶行,寫出彈奏樂曲的那種深沈情意,所以「今宮心事何處寄,正在星月明滅處」,雖然愁到極致,卻有星子明月來相照,使得心事又有了團圓的想望,或許下次月圓能心歡。 <我來了>是一首較長的抒情詩,「日趨蒼白的心,已拒絶再度守候樹下,等待紅塵路將落盡的繁花,狼煙四散,路人都安息於一堵堵黑窗之後」好似一首安魂曲,歌頌著詩人的蒞臨帶來的不祥與失落,失火的紅塵中人們只能居於黑窗之後,代表<法華經>中的火宅喻,「大地徐徐空冷,大街盡處飄來了水樣香消,隱隱有什麼碎裂了?」這是說冷到了極點,好像冰塊碎裂了,「而你出現,彷彿淚珠,也能和驟雨一起打落,交相纏綿的滴滴成記憶深處的那塊玉」這眼淚好像一塊碧玉,淚與雨互相交織,互相纏綿成為記憶的一部份,「我來了,没有任何枷鎖,没有任何命運的鏈,可以綑綁此應許更古老的那聲諾」這聲諾就是「我來了」,没有任何障礙可以阻絶,「我來了,來了,狂暴人間裡唯一淒美的歌啊,因為那雙素手,在月色寧靜底照映下,可將和初始夜的星光同等燦爛」這隻打著鍵盤般彈琴的手,彈出一首淒美的歌,那是生命之歌,在月色的照覽之下,和銀河的星子同等光亮,這代表不斷出發向前的心,没有任何險阻,反而充滿光明。 <落雪>是一首極短詩,只有四句,「貪歡中所熟悉的線條,超乎花期的絶美照映著起伏不已的焚光,沈默的交威忽於一聲叩應,窗外無星」,這線條是指女人的曲線,在花開時顯映出的絶美焚光,熱情如火,但是詩題是落雪,而詩句卻寫不出那種冷冰,反而是以對比的沈默,叩應和窗外無星來反應出那極為蒼白的神色,天光中充滿白色光。 <觀花谢有咸>寫的是花開二度的美感,原本是嘆息中的邂逅,半調的姿音,「無論為誰,昨日葉瓣上的露水,也曾美似貞潔處女」,即使業障上面的甘露,也曾是如此的高潔純真,都是由於青春的影響,使人回想起處女般的光陰,「且輕輕撫去那道淚痕,再為春泥埋下一粒種子,看啊看,那二度綻放的,將比激情持久,清香如悠悠底浴後」,成熟之後的花開再次面臨激昂之後的淍谢,只剩淡香清芬在浴後發香,這種觀察花谢的過程,等於是守候一個好的青春年華之始終,花開花必谢,這是否為梅開二度的暗示,不盡然如此。 <髮之殤>說的是愛人不願為詩人留長髮的觴懷,「那曾是越過深鎖高牆外,惟一迎風的浪漫」「春天,已不知何時出走?」不再蓄髮的女子,有如「玫瑰和詩篇,雙雙萎谢在半剪燭台下的陰影裡」這是古典的情懷,一道陰影來自女子不再女性化的殺氣,「幾度席捲夢域的那條影子,啊!也曾輕柔繚繞過我身體裏,不安,而隱密的每一吋」這是在自述女人的長髮披肩令詩人動情的浪漫,如今長髮不再為他留而心傷落寞,「直到冷焰九轉的默默,?落,寂冷的琴鍵一夜夜美麗又殘忍的激盪」寫到長長髮線曾經與詩人的糾結不清,那種致命的吸引力多麼殘忍,「小樓內的月光啊,卻再也抓不住一瓣,僅僅一瓣的殘紅,只有那襲披落的憂傷,除了驚豔路人,染成眾口喧騰的傳奇,更聆聽過午夜星子,無數計絶望的吶喊」那長髮如紅瓣引人遐思,但如今卻成為曾經的傳奇,披在肩上的記憶,好比是在午夜的星子中聽著無數的絶望吶喊,喊著昔日長髮翩翩的景象,如今安在,詩人的戀好已成殤情。 <山谷雪白>寫的似乎是女人的酥胸,「夢迴、拈花、無息沈吟到一翦微曦透窗而來,心神,難寧惟山谷,雪白」這雪白的肌膚多麼令詩人心動神馳,在夢迴之中拈花,笑抬蓮花,無息的夢似在吟賞著清晨微曦,只有山谷的雪白難以平復寧靜,爬坡一般的愛戀,留下一些山谷風景的驚豔,那紅裏透白的肤色,引起詩人不忍脫手的愛撫,卻似冰雪冷而無感,好的姣好白肌多麼美妙,在山谷中似霧白繚繞而環抱。 <誰>是一首佛詩,指的是佛的「狂敲三萬六千法門」法華經的的境界「在月下饗我以薄紗舞姿」「摩擦青春,點燃今夜第一道媚惑之光」這裏說的是色魔的誘惑,有佛就有魔,這是人們的佛地見證,「來日令人?息的前世」的背景呢語與芬芳,「誰說出那句」我愛你,「誰又一次次路上強熱的雨林吻痕」「靜靜走這午夜長街,只留下一縷清芬,一方塗滿密碼的花帕」這樣的激戀如雨痕下落在午夜長街,只留下手帕內的眼淚拂拭的一縷芬芳,這個誰真是多情種,癡情至死方休。 <極樂不遠>寫的是互相愛慕的情人交歡後,有如極樂世界的入口徜開,「有山非山」是豐腴的胸部,「拈花人捲髮推窗,品?一句句散落夢境裏的詩香」,拈花人是詩人年中的主人翁,正在唱 著詩句的是夢境中的人子,詩人喜歡典雅的夢境,討厭夢魘,顯而得知「似浪飛浪」的高潮迭起,「一襲白衣冉冉的穿過燭影小巷,但見濛雲覆月而眉角抽悸」這些性意識濃厚的詩句,就是詩人影射曾經歡惴的交媾,不諱言之的大加表彰,「當四時流轉,天地早已交歡,妳我還怯怯的學著鈴響,氣熱,忽?的狂風,撕去千古包裹的紗衫」寫出脫去衣衫的沈重道德觀,壓著「兩顆心都緊」的男女,「隔著半透瓏的翡翠屏風」,於是極樂就在兩顆心之間,並不遙遠,只要有愛就有性愛,這才是人間最親蜜的情感,簡單而誠實,無需矯飾或掩飾。 <雨後觀荷>在書寫情愛因緣,還不至於到因果的徹悟,但卻有戀慕愛荷的風情,第一段落寫的是雨後湖邊的「高濶的雲,清新的綠」湖濱行走的路廊是古代的詩,「偶然佇是,天地有一刻.壯美」彷彿回到了秦漢的時代,「動或不動,都是一首絶句」這一段落只是一個鋪述,接下來的第二段落才是邂逅的來源,「風中的千磷姿啊,無論為誰醉中,都少不了一個妳」多麼風花而浪情,第三段落寫出明眸令詩人心醉神迷的女子,不可方物的喜昧,又喜月來請因晶晶,晶晶傾緣這表示詩人心中只有「真命之珠」的真命天子,第四段落寫出了生死因果的輪迴,「堅貞的七世」「色即是空,空即是緣」「緣,有盡而彼岸無邊」第五段落寫的是「多少花謝,多少蓮苦,佪顧著茫中,龜無語而紅蜻蜓自在來去」詩人「輕嘆回眸,惟見一葉微顫,千百佳人隨串串銀珠回顧」這首詩道出了男女愛情的圓融,需要多少的考驗才能圓成蓮花的意象多麼圓融而圓滿,詩人說男女之情不正似荷花的風光,一樣美妙。這首荷花詩寫得有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境,其實詩人也不願意與髮妻分別,只是有所咽喉,為了感情曾經的美好,詩人回首去細思她的姣好,以第二人稱來訴說這份情意的對象,款款動人之處,還容再三品味,才見證得出愛的濃烈而今已惘然的覺察。   <壯士行>道出了就像浮沈人生的船一般,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和生老病死,每個座標都要嚐到才完整,然而壯士卻為國付出,為國捐軀,不顧自己的感官享受,完全在思考國家的興衰難題,這叫做大我和大愛,這是第四篇題目<與你,分享月光下的寂寞>之第一首<壯士行>,贈詩給辛棄疾是件大工程,他是南宋的愛國詩人,就詩人的導讀看來,他引用的詞句都有確切的出處,而且非常用心的引申,看得出詩人對辛棄疾的仰慕敬佩,如此陽剛的詞句,多少也給詩人一份憂國愛民的感同身受之情,詩人這首詩也捨棄私情小愛,而將格局換大到賑災濟世的胸懷, 文學正氣懍然。   此首詩跟詩贈李白的<與你,分享月光下的寂寞>同樣是重量級的贈詩,是有美類似歌功頌德的詩詞,詩人詮釋得如此細膩,令人讀出充滿典故的句詞,也知道了不少有關這兩位詩哲的身世和心境,身為官員而盡力奉獻心力的努力與奮鬥,真的是格外令人覺得感動,詩人的用詞也特別的細緻,彷彿兩位詩哲至今精神仍存的那種骨氣,充斥在詩句之間,吟唱再三之餘,更有讓人講說傳奇的內幕,例如張大春今年出版發行的<大唐李白>之書史,還在廣播中說書,真的很有深度的考證,其詩詞只有男性的使命感,是我所無法完整賞析的,故就此略過,還待有心人士為之撰寫釋解之文字,因為身為女性的我只看得懂柔情的詩厥,故將此萬傲激昂的詩歌情感化作紀念,放在人心中,而不是去背那些典故,用心去讀這些句子才是珍惜。   繼英勇志士的勇猛精進之後,又是一首長詩,賞析起來十分具有挑戰性,付名叫做<新詩話>,讀起來就有如得到大詩獎的那種水準,詩人於長詩用功極變,堪稱詩史也不為過,此詩分為六大段落,書寫新詩從人間出發的入世之感言,比起前面兩首雄壯威武的詩,巨大的史詩,<新詩話>要來得溫文儒雅多了,第一段落書寫現代人玩詩往往都在褻瀆自己,不求上進,這是一個謎點,使詩詞進入黑暗的巷,第二段落自五運動起文字風起雲湧,文化版圖交相興起濃厚的學術味,第三段落寫地水火風空中的詩學多少有些感官叢林的呼喚,生猛而殘酷,第四段寫的是面對詩學多作的良心,不要污染了自古以來古人傳承的良好文化系統,第五段落則寫網路詩的前途,是入世好還是出世好,在兩極之間擺盪,實在應該把詩好?平衡才好,第六段落書寫詩人寫詩的大夢,應該回到原點,像一朵蓮花溶入大海一般的氣魄,所以此詩有佛之見地,相當絶妙。   <雲想>是詩人獲得<坐看雲起時>詩報文學詩獎的變體,經過改寫,成為一首較長的詩,共有30節,這首詩在寫一段與白衣女郎的羅曼史,非常美豔,將雲想衣裳花想寫得絲絲入扣,尤其是美女的妝頭和妙姿,好像優雅的雲自天空升起,迎接美好的一天,這首詩寫得非常好,前面每段落大約四句,後來就不限行數了,雲的意象易于讓人想起法雲法師,她對法華經有一番論述,非常獨到,若不是有她守護天空的雲,我們又何其有幸能夠了解佛法如雲的無常變化呢?真是幽古思情之作品。   <雲無心以出山由>同樣在寫雲想,但是卻寫出了雲昇的說味,雲帶給詩人的靈感很多,從後現代到當代,描繪一些風花雪月的詞句,顛覆了後現代不能古典化的詩體,這是第一段的內容,第二段落則寫的是山間嵐氣的綠意,美妙而心胸寬廣的大自然,第三段落寫的是湖畔的風光令人心緒交感,讀著朋友捎來的信簡,多麼深刻的體會,第四段落寫了後現代的現象,在心靈思緒之間有點污染的感覺,然而入世就是要面對名稱的荒謬和八卦,以致於心旌有如飛雲無可限囿,超出古典的傳統而形成後現代的詩句,第五段落,寫著大千世界如何自處之事,名紳人士在園林間出入名山,以名紳步姿走過大千,走過反而心胸寬闊,坦蕩有如山林中飛瀑入潭的湍息,這時提到了雲,煙雲霧氣多麼幽藐,好比是懷古,有「不勝美好的深意」。   卷八是<桃花源外記>,詩人的思古憂懷真是深入淺出,首詩<花之邂逅>是寫詩友未遇的心情,朋友不在家裏,「紅門輕捲,牆頭新枝已有了落落春意」,「這是二月」好比是看到燦爛的櫻花和回露雨珠,和幾朵杜鵑,雖未遇友,卻與花朵邂逅,此種風情是美妙的,雖然月的未成,卻也看見了月的之外的美感,初春的花開給人一種清新的感受,這首詩寫得極雅,風景透露出些許失望之餘的欣喜,由於花的風華,詩人體會了機緣至不是常常?現的,而有時必須等候才可以遇到重要人士,正如三顧茅廬的典故,不要放棄相會的機會,總會有緣再見的。   <寺中>寫出僧侶的駐寺院,如此寂靜空無的氣氛,「没有一朵花願落在我流浪的肩頭」不知何時「飄來了一片豔紅殘葉」已入秋了,天地間詭異的十分禪、十分祕,「一扭頭」「殿中金身菩薩嘿嘿大笑」,這首詩寫出了宗教情懷的痴,過寺中風景的反映人心,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由於没有人來訪,所以才顯出古廟裏僧侶的清心寡欲,如此靜寂的修行,使得寺院充滿美裳的風光,洗滌了人們的心靈,也染化了世俗一份清新禪意。   <遊山>是搭車之旅的心得,窗外的風景有「悠幻雲、林、渼」「初春午後」「山中自有一份悅人閒情」第二段書寫走動在林間的趣味大自然的擁抱,多麼舒服,野趣有老樹、羊齒植物、蜂蝶、天籟、鳥隺蟲獸,等坐物,放歌山林,多麼寫意,「氣何清爽而意隨風之舒展揚昂」浮生正是「放眼快意恬美至新」最終落日徐緩的下山,車子也彎動??,這首詩寫一次遊覽車旅行的快樂,車子駛入山中而有著一股充滿洗禮的快意,不知從何說起,於是詩人就描繪一路上遇到的景觀,事物,完成了一次山旅。   <花事>寫的是花遲遲未開的憂慮,一個浪子如詩人看見「殘花亭處」,仍是山、是林、是雨後,以及落寞後的落寞,七朵蓮溫柔睡著,七朵曇花方使芬香,之後,展憬一響,鳥雀撥雲而去,少年的微笑,在嵐煙交映的曦光下,空濛濕冷的世界,被詩人看見,這首詩是寫佛法之華,綻開時春光迷人的情調,有了蓮花和曇華的奇妙,人間增加一股仙好的圓融和美感,如此的花事有如佛法開悟一般,見悟則綻放,有了佛法之緣份,詩人看透了法華經之妙諦。   <某隱者>寫的是懷素書法家,種植芭蕉來書寫書法,字墨乾了又再寫,拂之又拂,有顛狂之稱,其行草堪稱狂草,已到達了藝術之美學,「別有逸趣」,詩人稱讚古人之戀書法有如「非特直雪,亦仙亦猿」,我也曾在高中時迷戀懷素的草書,一再鑽研,一再探求,原來其書帖寫的是孤兒身世,頗令人同情,如此為了書法而隱逸的懷素,性格具有高度道德,傳世有名。   <無名小溪>書寫露營的歡喜,黃昏來到溪畔,「紮營,濯足,到清歌」「雲在天外,樂在山中」詩人將流湍中的黃亂石間之嘩嘩水聲,比喻成「一群并好」、「並幽幽谷音」「而與啁啾鳥雀相往應答」,詩人寄著一次與情人在露營時握著她的小手緩行的經驗,「篝火自營中翩翩風開,一身靈氣的長髮,風聲寂然」,兩人心心相映,「當一道浪輝柔柔落下,無以形容的清華美啊!握著妳底手,默默與天地契合」這條小溪中起了情偶的私情蜜意,很是浪漫,悠閑,道盡了牽手相許的綿密情感,深厚的蜜意,使人猶如活在天堂樂園。   <雨日>書寫的是水從天下降下的山色,「庭間積水」「一片風霜殘缺的楓葉」、「竟成為記憶裏最美,最脆弱的不忍?」此處說的是情閨之事,「嵐氣更濃了」「枝椏紛紛撥彈雨珠」「或曰此中有禪」遂看見一朵紫蓮,如經學大儒肅容危坐,在風中,這意象詩人在詩後有所解釋,深奧的內涵使得這首詩更加有了佛法的意境,有雨之日竟也能體會出「毛塵之雨」的意思。   <一抹說不出的清新>副標是「在藝術影像的衝擊下,靈魂會舒張開來」,這句話是俄國導演塔可夫斯基說的,這首詩寫的是園林中的山風轉了又轉,而一名白衣女子在園中漫步,細語,說著男子有時也頗重情感,這句話使詩人感動落淚,而一時忘形的佇足,不久方又氣息悠緩的感到那抹清新,像道樣的影像有如閑適午后的景像,讓人心靜下來,享受那白衣女子的善良,靜謐的心,雖然人心看了之後有所感觸,但是卻是說不出來的清新,就是清新。   <不忍的妙趣>書寫佛法中的唯織和覺照,好似有風渡水而無痕,或似戀人於纏綿光景之下私語,有一名白衣少年「獨吟在高古的念動間」「似夢似偈似午夜鬱鬱長巷的伶仃醉漢」而這妙境不只如此,在千年之後的仰天傷神和天地俱寂,有石頭風化而隨光逐影的凝定中,有一份悄然剝裂的不忍,這份妙覺神似悟空自石中蹦出,有西遊記之趣味,詩人體味的妙趣豈止是<法華經>之妙,而也同時是天上的仙功,使石崩岩裂之法力,像墾丁的裂成兩半的石頭,中間還可以行走之妙,憶起這個念想,就覺得風光的不變,以應人心的變動無常,那麼風光正是協調人心的境域。   第九篇章<道情>放在第一首,書寫清人李慈銘所寫的「此樂非但忘貧,亦可入道」,道出了詩的主旨,「古人孤愛山水,或偕二三友朋,遊賞於春秋佳日,或一琴一驢隨曲曲的澗水漫步尋幽,長嘯松下」多少人喜於遊山玩水,而年者亦有同感,在大自然中放鬆自我,可以使心胸舒暢開懷,「偶然,因杳杳的嚮唄而凝神佇立,盤膝入定」,這裏是寫禪修,暫修亦可的自在,山中的煙流溶入詩人之心後,箇中趣味,有著一叮叮雨水打點在丘壑塊壘,這種情感是中庸的,向佛的,有了山水的洗禮,人們心靈無不感到一股香薰的美,從身心毛孔注入佛道之情。   <暮鼓>是紀念高倍疆文人的返懷之詩,「是篤篤的鐸容,自晚深的山寺靜靜傳來,抑是沈沈鐘聲,旁過濃雲的都會緩緩響起」這段暮鼓自有午深卸按著,如此的書寫姿態無非是為了祝福高倍疆先生能夠成佛,有人聽經,「傾聽中,彷彿世外的佇立人間,黃昏,入夜」「千百水銀燈同時亮起」這是在描寫詩人感受到高主偏的心是向佛的,所以刻意為他書寫佛喻,而他的名句至今仍存在詩人心中,捨不得忘記,是此文人之氣質與性格高尚,值得為詩讚頌之,且記其風尚而傳為佳話。   <時序>又是遊山有感之作,「雪自雪,春自春」這個時序裏的萬華人物都在兀自存在,「一待入秋,北雁定期的南飛,卻不是為了什麼虛名」,水姑娘,詞家,少年和詩人融為一體,各自忙著各自的事務,構成一片懷古的舊圖畫,也是屬於四季的風情畫,教人心中不由得感動,遊山的人有如入寶山不能空手而回,山有時序,入山的時刻風景不一樣,在夏日上山更是一種享受,那青山綠水和雲雨巫山,真是令人心曠神怡,樂不思蜀。   <大地>也是登山的一個揳子,詩人道出了他並不是為了流連於山岳,湖泊,溪谷,泉水,春郊,侯鳥,等等的存有,而是為了保育之心而入山,正如長城萬里的重重鬱鬱之情結,「放眼天下,無邊的黃沙荒漠,野地百合,飛禽走獸,千里森林,火山,海嶼,雪原,山橋,流水,舊厝,這些自然景觀一直都被人類像犧牲,色相的女子覓食殘葉的狠,弱肉強食,所以山神震怒,七級大地震不是瑞相,而是浩劫,電視裏即使呈現了山中奇景的野風光,也喚不回文明向自然挑釁的撲滅,多麼令人心痛。」   <雅集>主要在讚頌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古之雅集每得風流之趣,歌樓聽雨,臥看南山,品茗淪道與諸君子宴遊於花間林下」後來卻不了了之,因為酒或煙的靡爛,使得「惺惺相惜的每一種情懷,一朝雲散」這首詩雖寫得好,卻比不過<水調歌頭>的優雅和風流,「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想這首詩畢竟也是為了欣賞蘇東坡的心事,而留下心有所同感的贈詩,文人不要接近酒和菸才比較好,因為如此的壞習慣會使人沈淪,運途不佳,染上了菸酒就不雅興了,在長嘆之後我們應試著在紅塵中尋覓解脫之想法。   <致友人>是將所有讀詩人當作友人,來致贈此詩,千年百年了,世界仍然如此混亂、醜惡、腐敗、荒謬,所以去雲遊,去做「城外散仙」、「天地遼闊,一陣山雨帶來了滿月晶瑩,鄉間小溪的風情,真美」、「負手夕陽的形象直似神仙中人」「殘照似血,叢生的荒草幾達人腰,拱門半傾,承繼的子孫,病酒,且與你有約」這首詩是在勸誡詩友們要努力向上以免晚年唏噓,在對話之間可讀出這世間古蹟的安道,猶如友誼一般不變的長存世界的一隅,雖然没有什麼胸臆大志,但是詩人勸誡的是愛惜古蹟古物,莫使懷舊空回首,空虛過。接下來<無題>是為了懷古,其內涵也和<致友人>類似,但不同的是<無題>寫的是中國的古國風韻,種種風光在民俗間存有,飄然的渡過中國神韻的人民啊!在「你嘆息的一轉身」綿綿落下,科技世界的冰冷,「窗外夜空,彷彿響起了忽明忽滅的梆聲」中國如此之大,唯有古典樂令人夢寐以求。   <情為何物>寫的是愛情的內容,「都不下心,觀雲不成」只因心情像似「輕輕攪拌著的英式花朵茶」,兩人的「千百活題,無非又一次終結於,手製點心以外的那樁憾事」,九彎十八拐之後,也許能體會到愛情只是一物降伏一物,一物剋一物而已,這樣的悟道真是不簡單啊!肉身不是原形,探其情人的原形而剋之,如蛇剋其獵物,才能有幸福的生命相繼渡過,這個無情非人間的宇宙道理。   第十篇章<山居瑣紀>第一首寫了<一日無事>,寫的是悠閒的雨天午后始停雨的「霽光微露,林谷,濕濛,空渺」「捲映的光影極其窮妙之相」用長短鏡頭和至少七個角度來捕捉夕照的沈下,這是件老年人所歡喜的事,就是把鏡頭放在夕陽之前,捕捉那光影,像年者的父親就樂此不疲,想當初每天在斜陽之下煮飯,真是好快樂的光景,夕照給人啟示,要珍惜時光,莫到年老才怨嘆,青春逝去不再的傷懷。接下來<拜石><浪子><梵唱><初雪><暴風來臨前><關渡賞鳥><蟬殼>都是詩散文,就此打住不去賞析,因為他們的內蘊並非很難去理解的文字。 第十一篇章<南國風情畫>中的第一首就是懷念詩人的父親為日月潭所寫的文章,題詩為<夢迴日月潭>,副標是日出即景,書寫的是潭水旁的玄光寺,一燈熒然如金蛇閃動的倒影,這是出自父親的語句之靈感,描繪出美妙的風景水色,多麼的入木三分,不僅知性而且也感性。代表了詩人懷念早逝的父親之深濃親情,詩人的父親自幼就給他耳濡目染,使他成為一名詩人,真是善性的教育,人文的引導,相信詩人心中一定七分感恩。 <花舞鶴>寫的是溪頭,「九月的溪頭才開始深濃,滿山秋葉中,清冽」最終句點出了詩題的意象,「看:花葉紛紛的飛舞啊,一隻隻能叫的折翼之鶴啊」把台灣風光用鶴的影像來輕描淡寫,實在是點出了洗頭楓紅九月的燦爛,似火焰般憂鬱,「天光自林隙漏下,淡青色的音符,谷風慢慢的凝聚,迴盪」這句寫得很巧妙,又似日本三弦琴的演奏音符,很有古老情調的呈現,表現出日據時代的景像。 <山景>寫半山涼亭,時間是在清晨霧色仍濃的林間,沁涼的曦光,燦然如漏「一只白鷺牧?也似的飄過山頭,酣睡的大地,正緩緩後更生」之後接到雲空漸藍,天亮了,鳥叫有致的起落,一條彎曲的山路走到盡頭,小小涼亭出現,雖已有若干斑剝,仍然硬朗空挺,這風光的主角是山中涼亭,猶如一個地標一樣的指引著爬山的山客們,向他們招手。   <鶴舞花>名字很像日式插花之花道,是觀看日本電影的感想,京都的古唐風,不同於<花舞鶴>但是比較這兩首詩,它們的情感是肖似的,摩擬的古趣,而最後點出「一隻白鶴,不可思議之美的迎風,舞起滿天繽紛的落紅」有著日蓮正宗的道義,不知<鱒魚>為何片,但是實詩也可以得到一種觀感,那就是仙鶴之於日本的形義是無法以其它任何東西取代的。   <冬日懷人>書寫南台灣風情,如橫塘、漁舟、桃林、禾舍、遠山、紅帽釣者。黃昏的南台灣是霞光流影的,風一吹來,「桃林媚然如描」,「空無的扁舟極得意」雖然溫馨而明媚,但紅帽釣者不知去向,一憾也。接下來是<池畔口拈>,書寫著風中之花,飄落像一次緣,意憐憐而思惘惘,陰陽兩界的各種神明,看著詩人了然的來,將摘月而去,真是悠然之情表露無遺啊!這首詩是在寫對月而思的情意,在井中的風中之花即是明月,而欲摘井中之月的詩人,其有赤子之心,不知如何才能摘得美月,在手中把玩,欣賞。所以這是首比喻和抽象的詩,意不在取月,而是賞月。   <南國風情畫>寫古代的倪瓚,好像他的書畫呈現出夕陽下山腳的柳林中,一彎溪水繞過,白髮掌櫃守著一間小酒舖,幾位客人上門吃小菜,道路旁的杏花約約撩人,這民間山水有如鳥語的人談之語,青翠的新醇酒,送來夏日的木葉香,令人銷魂,而遠山外的炊煙,一升,其狀也似雲林畫中的山水,雲林正是倪瓚的名字,這山水還真入世,一點也不脫俗。這些句子的靈感,來自武俠小說作者古龍的書<劍花煙雨江南>,是我没看的一本,但是我也喜歡古龍的其它作品,看得出武俠中有情有愛的描摩,是如此的雅趣。   <遊湖記>書寫的是詩人遊碧湖的情緒,在暮春,有時蟲叫庭下,竟不住蟬鳥叫?的溪戀,而在家中心卻已飛向湖畔,沿溪,漫步,無所思的悠哉,白雲,稻穗,喇吧花,天然景致真好,山角處有三五小孩嬉戲,釣魚,「穿過一條淹没小徑,湖畔的垂柳豁然風華數里,夕照的湖光韻致,三五白鷺昂然兀去」筆者親遊幾趟碧湖,所觀察到的亦如詩人所言,風光旖旎怡人,雖屬十丈紅塵之一部份,卻也是好一個避世的清幽所在,這碧湖的波光在雨中更是波光粼粼,美不勝收盡在眼底,所以詩人不某「仰天大笑,以表?狂」真是自在其中啊!   <春遊>寫的是聯合報南園,特地為已故的報社社長而蓋的園林,也是墓園,雕樓畫棟的景色,加上年者曾遊一遍有導遊解說典故,更加好玩,而詩人應廬弦之遊去玩賞,而作此詩,讀來更有種重遊舊地之感想,「九轉的小徑止於春寒的驚蟄日,相對於紅塵中的一口濁氣,負手此間,微雨山莊的韻緻,著實可品!」這段詩句寫得真棒,將南園的豪華描寫出來,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築,「長廊幾折而後道幽,俯仰,青山可抌,有人就此一路拾夢而去,或登樓賞梅,或坐擁得生半月的快意!」「多少曲水流觴的感概正濃,一席清歌未了,何時君再來?」這些富麗堂皇的字眼,一一道出了此雅園的雕琢再三,真的是令人膛目結舌。   <初遊花博>寫的是花博舉辦期間詩人遊園之心得感想,當天「雨意綿綿,半月秋陽」,詩人也去觀賞了「故事館」「迎客坊」和「爭豔館」以及「裏生方舟」,其中的時尚和奢華佈置,令人流運不已,相信詩人跟年者一樣,都是懷抱著新寄的新鮮感而著名前去的,此次盛會至今雖然徒留一些建築物之外,再次前往的心情更是難以言喻,只希望當時的遊興不憾於心,念念都是花之島嶼的光耀美名。   第十二卷<懷古>同名首詩書寫的是「好風如水」,從田園南風中歸來,藏青的背心之罔然,凝定,如徐徐煙消的晚春,這首詩寫得空靈,然而<空山記>則更加空靈,詩人還為此詩請好友支峰題了一幅圖畫,詩中寫道「山人,此時靜默如曠古之靜默,窗前冷簷終宵有無音之滴落」淡月升起,山外是一片孤絶林叢,「山人,你淡薄的志趣,你不語的情懷,可似門外,那泓清淺的潺潺溪水」空山間間山人,此情網真的動人,山居之人那裏要人來問答,他只要守在空靈的山中修身養性就好了。   <清談之外>寫的是在午後盤坐,以心交心的談與並不是真的攀談,而是虛無之間的互相分享心事,「若有了悟」,「亦人生一樂也」是取自古書,這首詩將清淡的雅趣寫得如此芬芳,文人雅士偏好清談,筆者也曾親自上詩人之門求教,詩人不吝於訓教,而說了不少至理名言,至今筆者我仍心存感謝,因為清談是有志向的言語,不是打發時光的遊戲,所以至今仍對那席訓話若有所感,而記憶猶新,快活。接下來,<邀請>寫的正是詩人喜歡和友人在家中聚談,交心,分享家中的新詩,好茶,鮮果,「浮生幾何?」「自當偷閑半日,快意清談,盖興乎來!」正是此意。   詩人的作品中有書畫山水之情態,最好的一首,也就是得過中國時報文學獎的<坐看雲起時>這首詩曾有人解析過,闡述得非常高妙,有佛七寶之境界,我試著收集跟詩人有關的詩評,但是他不太捨得割愛,我只好就著記憶,重新再分析一遍,畢竟這樣也比較有誠意,於是我把此詩賞析如下列: 正當詩人看見雲起不禁痴了,此乃假和合之開悟,因為雲乃是大氣的聚合分散之變化,是無常的,正如詩人忘了「此身已非我」,已經看透了無我的境涯,雲的千變萬化令人著迷痴狂,正因為月亮的皎美,使得入夜後的雲更逸出高遠高深的僧侶味,琉璃窗指的可能似琉璃光如來的國界,有一室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首詩根本上是一首療癒系的詩,可以見證藥師王即文殊師利法王子的法力,在雲起的刹那,正是日出月落的時分,人們依晨月而作息,如此的生命,正似雲的起落,無常又有常,只有佛法似雲朵給我們坐看雲起的契機,每次觀之就有無限的領悟,這不正如服了心之藥物一樣健康嗎?   <行到水窮處>是觀畫的心得,這幅畫好像一幅動畫,「水仍白潺潺,那人悄然下了船,前方,方角亭捎挑著盈眼秋意,層層峰巒,盡是蒼綠詩句」,山腳處有三五人家,有古字斑剝,有山頂雪跡,有一條瀑布自古代龍盤而來,(古人稱瀑布為瓏),「那人忽然停下腳步,水聲涓涓,清瘦的面容,側身作勢的泛起一抹漸漸光潔的美意」,這山泉的美妙如同一幅山水畫的動感,瀑布一直流動著,畫中之人可是觀畫之人的自擬,有趣的意境令人再三欣賞品味。   <山色有無中>取景在借,書寫了「大氣清涼」,因為「薄薄的雨意沾衣,有一抹神氣宛然的微醺」「冷泉起自心潭,咻咻的谷風崎嶺而上,與松韻合:煙迷的野趣,風月,可人」每日爬著這山色「輕身健步的登臨」「此樂非但忘貧」「俯首來時,一階階青黛的山色,有無中」,此詩的詩意非常泠然巧妙!回首再看山色的青黛色,有無之中竟是記憶裏的彷徨。這句是出自王維詩「江海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拯於工筆畫的王維將山水畫得峻浩十足,想必有其用意。   <李名業報>引自清人張潮的<幽夢影>中之名句,「花不可無蝶,石不可無苔」「喬木不可無藤羅」「人,不可無情,無欲,無癖」,這乃是仿效張潮的句型而自創的詩句,有意義的是「一切有為法,佛曰:業報亦如雹」,即為「一切有為法,如雹亦如露」,寺名業報寺,其實是詩人之取命借用意象而已,並無此名之寺廟。同樣的,最後一首<雪日聽歌>是在寺中僧奉茶而退,一種假想的詩句,並不是真的來到古刹,而是心目中的性靈之寺,「晚鐘沈沈,香積廚飄來了粥米飯的芳香」,緣自古龍的<英雄無淚>作品中的數句,令人深感古意婆娑,「歌聲戛然斷絶」重覆兩次,「一座皆驚」,唯「你仍白肅容端坐」、「久久,一如茶不知何時冷,雪不知何時止,月不知何時升」「不知如何」你「閃過一條條模糊淚影」自是如此的幽懷古情,令讀詩者慟然,因為身為僧者的聽經頌經如歌,讓人聽出了出世間的蒼桑和蒼涼,所以動容。   不知為何,詩人楊平的詩詞總能令人感動,那懷古思情的寸寸心念,不斷的在輪迴中啟動自在。 2014年7月中/ 覺照叢林的美學欣賞/吳菀菱(評空山靈雨) 知道楊平詩人的空山靈雨詩集,共累積刪增改版四本,一本寫得比一本厚且好,猶如覺察之心眼的開闊,充滿古典浪漫之逐漸入世修行,詩句的美學要數第四本最為優秀且感性,非常成熟的古文修辭之新創,充斥著每一首詩的內裡,猶有文學素養的深沈度,以及佛禪的素雅留念,例如<聽經之外>一首詩,道盡了輪迴的苦楚與牆外聽經的隨緣,使得千年的絶情花(或許指的是比丘尼)斷腸之餘尚留有一顆素心,在佛法的戒律內外(徘徊又徘徊)的修掇耳根,聽經之人的流連忘返似乎是為了聽弦外之音的不捨機緣之索求,為了聽得一些專門為他而說的法話而執著。而那條陰魂不散或又穿著投胎的瘦傻影子,好比是一隻在尼泊爾法門內外聽經的狗,也具有成佛得道的一種潛力。(不止千年了),多少成佛的人,十道中人,有誰不想從笑語中悟道?只不過詩人東西方文學宗教兼修,內外二道都學,所以比別人更能夠悟知法門的道理,聰慧過人之詩心,自有一份謙遜而內歛的精神,而第一章流光取名為此是由於具有時空感之故,今是昔非的感覺,紛紛入詩,產生古今互相映照之唯美與美學,在文學修辭上不借注入了詩人的事喻,也增添了閱讀書香的深層感想。 從<紅塵>序言參透一老一少對凡塵中即化喻城的思想看來,詩人將詩歌化作修道的借果,假父學為哲學來利用、應用,例如<好無由來>一篇寫的<紅樓夢>中的兩塊玉,賈寶玉「一個在壓箱的線裝書裏」和林黛玉「一個何似一池綿鯉繞著假山」,所以才有翠翠這個假名丫鬟的叫喚聲,擬作某種園林之幽靜美妙的譬喻,其實身在園林本就快樂浪漫,哪兒來的就順事可想,只不過人事諍爭使人不平靜而已,大觀園的風雨變色,自是莊子這殺妻的冤家所入侵,正意味著黛玉的早死,而那道藍影又何以讓人知了(古代時值好無由來的初春)呢?其實<紅樓夢>中的假山水經過青衣作家之筆而誃解成哲學小說一部,多少點出了書中如神仙之鶯鶯燕燕竟根本是有此人之說。 詩人的詩每每與文學的思想,場景,領域有所相涉,乃文縐縐之士所欣羨的境界,如描寫紫藤廬一篇就道出了其內在機密,如裝飾的窗其實是用來貼海報的玻璃牆窗,而或生成臥之地乃是內部講堂的塌塌米上,那種聽演講的三昧,詩人所有作品都很少用“的”詞,頂多是用“之”來代替,遂有文言文之巧似風尚。 <心很潮>寫的是心中高低起伏的煩燥,浮燥而不能平靜的心境,三段有些各自對仗,或三字、四字,或二字,表現出外在景物反映心理內在的譬喻法,好似為賦新詞而強說愁的語境,其中提到新荷與白衣,恰似一股清流的淪落,出污泥而不染的出世間法,姣好而妙美,觀詩人之所有古典詩,彷彿跟王靜安先生所著的<人間詞話>中,對「境界」提出的說明有所應用呼應,如「造境」、「寫境」、「主觀」、「客觀」、「有我」、「無我」、「理想」、「寫實」等?種,(王四維及其文學批評,葉嘉瑩著)如<一曲流光韻未了>一詩,寫出了市井小民的面目,正是詩人對我說過,如何將各個人民的面貌經由書寫,描繪出他們的真實面貌而詡詡如生的呈現之問題,這個提問令我思考甚深,這個文學寫實的問題在詩學中没有,但是在小說中卻是重要課題,說明了詩人對體裁運用于人物,事物上頭的功能優劣,有著相當的理解與探索。詩人也兼顧了王靜安先生的理性的可信,與感性的可愛,用幾個簡單俐落的字就將六名生民描寫得清楚面目,(下棋高士、散髮書生、四海說書人、泥腿漢子、公子爺、少年看官),果真是維妙維肖的白描手法,教人佩服那來自古朝代的想像力。 <絶美的夜就此>寫的是詩人的浪漫愛情,有一天終於再見面的情境,泡鴛鴦茶給有情人,素心人來訪使得詩人種植的桃花綻放了,聲聲感嘆之中「令我思兮」三世真已模粘?嗎?緣份好像隔窗的風景「雲密月隱燕音姿」正似陰陽分離的有情人,讓他「魂牽九轉兮一朝相遇」,而心生寂寞和悵惘,因為不知有情人會否再訪,但在夜裏,素心人卻來圓了一場愛情,(絶美的夜就此悄然、悄悄然)此詩描寫詩人的夢中情人終于到來,給了他心中不勝唏噓的情緒,哀嘆無法花好月圓的相處,但是由於素心人來,不忮不求的戀情因而彷彿發生,詩人寫下此詩以紀念,那名心目中的完美戀人,癡情之至令人讚嘆。 楊平詩人原名楊濟平,父親楊一峰是著名文人而莫渝為友,為了抒情的溫情和友情而書寫,出版了一套詩書,被詩人用木架裝潢而供養詩書於其上,真是用心細膩,而詩人楊平書出於藍而勝於藍,在詩壇上以新古典派的風格聞名,年紀輕輕就寫就<空山靈雨>第一版,由周夢蝶詩人題書名而出版,之後轉向後現代的西洋風,存在系列的網路詩集共22本,試論其中購得之幾本,大約如下內容:(略,見<直言不諱的詩學素養-論楊平的詩集>論文) 回到<空山靈雨>第四版中的<午夜觀佛朗明哥之卡門>詩作,無非是把卡門同音於英文發音的業障(KARMA)幻想成是一場激情的西班牙舞,集東西方風情而大成,分為第一和第二段落而書寫,結論是(生命啊原是可以這般發出光的),轉景成識或智,可以參透輪迴的要義,這是佛教信仰之因果論。 關於詩集名稱,所謂空山,即北宋蘇軾所寫的<醉翁操>:「琅然清圜誰彈,響空山無言」正是空靈的山和空靈的雨,皆是心靈上的山和雨,也可以是隱形的山水,這個書名,起自許地山的同名佛教散文集,自有一種佛法的修行說辭,但深藐不知其義的讀者,必須要深入研究方知真諦,詩人曾收藏一幅<空山記>的書畫,即是為了<空山記>這首詩而請書法家題字的裱褙字畫,放在客廳之一隅,典雅的氣氛充滿全家,居住在御湖世家的公寓的詩人,曾經遠離位於碧湖公園畔的住家,來到台中友人家休養生息,因為他生病了。最近訪問詩人家,看見書畫<空山記>和另一幅字畫被詩人賞評,只剩<清泉石山流>一幅字畫仍在,取而代之的一群小盆栽。 其實<空山記>詩寫在第四版的255頁,用臺山濯濯的山人意象,白描出一座空山的景緻,是如何的寂寥靜闐,如「曠古之靜默,無音之滴落,坐忘問升起淡日,一片孤絶林叢,雁鳥飛渡,千里迢迢,清音無限」,這些法法自行空的景象,以不語的山色即是空的高尚意境,關於靈雨二字,則有詩<雨後觀荷>和<雨日>兩首跟雨有關的題材,從雨聲觀想祥和輪迴七世的浪漫,可見詩人的新古典詩的內涵不脫佛禪的機趣,古人之中以李清照最擅長寫雨,「梧桐更兼細雨」而詩人筆下的情網則不同,寫的是令人潸然淚下的濃烈愛情以及一名掌燈的經學大儒的內心風景,如狂烈強雨一陣又一陣,描寫出其內心的澎湃洶湧,風動雲湧之後的雨,來勢洶洶的,無法防備,這樣的雨可是靠祈求頌經而得到以解旱災的呢?總之空山與靈雨有若仙境,無入而不自得的極樂世界一般,詩人春風化雨的用筆令人讚不絶口,除了編過<雙子星>和<創世紀>詩刊以外,尚得過數個重要詩獎,包括最富盛名的中時文學獎,實至名歸,故人心生敬畏之心情。 <我心如雪>的白像似佛教觀念中的「無染」、「無想」、「非非想」等,如白佛的法(種種憂煩想望漸漸消失於紛紛的白)而哀莫大於心死「以至一味的死白」,然而某慧資女子又一語驚人的說:「再次覆蓋了生命深層的能量」,雪積之後就是雪崩,此又道出佛法的「無情界」、「無心」,有一段白馬寺的傳奇,說明帝賜一隻背著經書的白馬一闖寺廟,而寶?門僧為其住持,但其形貌不揚卻會算卦,所以我認為詩人所指的白有一種苦力的感覺,而詩人正似那匹白馬,以謙遊之姿背負詩書的寫據與考究,而甘願並樂此不疲,有一種貢獻的成就,今年八月初,他又即將出版新的詩文集<記憶紋身>並為此舉辦簽名會,真是馬不停蹄的多產詩人,敬佩之。 筆者走了一趟陽明山遊園公車,才看到<究極之前>的境地,首句提到的遠山(也源自前世不可知的一次,孽),令我題了一曲「九彎八拐繞路行,小葉大葉暢快開,風吹草動深呼吸,雲霧縹緲眼貪歡」,詩人寫到「在一窗窗風景過去前,我坐看雲飛」這景象有如山上的雪霜雲壁,塊壘一般的壯麗,「妳歡喜的撿拾路上貝殼,想必天道不孤,而蓮花常開」作為終句,這情景猶若我曾夢見到陽明山沿途撿拾葉子的旅行,而蓮華自在心中常綻放,陽明之理學承至周敦頤的愛蓮說,是以天道不孤,這一次的知性之旅不僅再續興味而又去一趟,而且充滿了歡喜之心。這為詩寫的是平淡的悟道至高極之後,理想的詩韻片片,所謂「諸法因緣起,諸法因緣滅」,正如上山下山的不同。 當我寫伊媚兒問詩人他的詩作出自何家文字實學,他答道:「該說是古老而原初的,來自對美與聖魂的熱愛所致,文字表現的不僅是風格,還有感覺觀念與性情,寫久了,只要是真誠的書寫者,相信都能寫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趕赴一場不再開滿繁花的盛宴>中的等候呼喚,來自於千年前的因緣,才能在約期裏相見歡,但繁花已不再開,因為人老枯黃,卻無怨無尤,只因為有情人終將再次會面,若不珍惜的話,則以後豈不惘然,有心人留言要他等候,而天崩地裂,淚水也乾涸成黑石,這「椎心的封印」是指一聲「一定要等我啊」的耳語,不在乎「夢消風冷長夜漫漫幾度在狂亂的輪轉」只在乎永恆的愛,這愛的纏綿只能久久見一次,像牛郎織女的會面,所以寄赴盛宴的約定是很重要的承諾,這首詩寫得動人迷醉,續人心弦,或許就因為癡心的緣故,而去赴一場青春不再的約,像是黃昏之戀的約會。 <無處不是天涯>是以浪子的心態來寫的古典詩,詩人已憶不得自江南以來的輪迴,只記得湖畔柳蔭下的跚跚身影,那情人讓詩人相思如長堤,豈非白居易對湖對女妓的眷戀情懷,(閒愁依舊春雨猶濃),只有石橋邊的冷月依然照拂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正如「雄鳥來了又去,流雲隨風撕裂」浪子為了找尋情人而如(一縷簫音暗暗流轉不已),然而詩人已經領悟了流浪如雲在渡口和崙台,(門裡門外無處不是天涯)何必在乎鎖不鎖門,門內門外的風光一樣美好自在,即使「幾世輪迴早已模糊了」詩人仍兀自挺立的站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的書寫,流浪,只為了遇上一個熟悉的擦身而過的肩膀,投之以微笑。 <呼吸>寫的是數息法,「至萬光年的歌與哭,只在一吞一吐間」。由於禪坐之鄉愁,「呼吸自有風生雲舞之律」,有如「山客吐納,煙隨影消」之氣,不僅「鳥兒鳴唱春梢」而且「四季流轉出更奐新的美姿」這是大自然的婉轉與美妙,吸引著詩人的呼息,但他自謙「惟小鼻小眼的我輩」因禍及七十個七世夫妻的誓言而「臉色倉皇的一嘆」於是世界有如「停止呼吸」鳴然歇止了數息的秩序,這表現出僧者之大我與眾生之小我,兩者之間猶如呼與吸的互相搭配,巧則成順氣,不巧則成逆氣,迲至呼吸停止。 <花名怦然>寫出了賞花而怦然心動的感想,一朵春日落花在影子上貼近水面的「雲遊需通雲幻」並且有「同溫層的氣氛香輕輕凜開了」是多麼的清芬啊!不只寫出了古典美學及其凋謝,也呼應了提兒的淍落詩的意涵,前者是化作花痕而悲慘的遺失在草叢裏,歷經十里挑塚的紅塵私語,後者則是千年追尋的狂奔只為對視而怦然心動,花開花榭說的都是面對女子、女性、女人三種的心情,有了怦然就足以代表曾經愛過,只不過如今已成墓碑,詩中祭祀這朵曾賞心悅目的花兒,不管是定言或預言,同樣都對花兒來說,值得活一遭。 在農曆七夕情人節這天賞析<飛舞>詩一首,感覺相當情緒高亢,快樂,「千年前的呼喚」終於卸下包絥,再度感受暢快,詩人邀請所有讀詩人「且以一羽之輕盈」墊起腳尖來和窗外的精雪種半子,待風起而欣然飛舞,這代表著下種的時光是美好的,必然會種瓜得瓜的,獲得美好的果實,而如此飛揚的心情反映出佛種下植時充滿自信會得到功德的情懷,例如「馨香」「無邊際」「海望夢想愛戀」等詞彙,充滿了許多正面的期許,比方說種下愛和希望會得到被愛和理想實現的結果,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四顧茫茫>就詩題而言,徬徨和徘徊寫得相當妙,更別提內容的故弄玄虛,就在此時聽一曲黃齡的歌,唱著「你不在我不在誰還會在」,如此是「黯然的月光」將日益僵冷的大地封塵,而歲月斑剝,第一段寫的是黃昏入地平線的浪漫,第二段則描述大水淹没「半山彎前的最後一道石階」而且「夢中的浮影依然迴旋不已」,一顆心在走或留之間恍惚忐忑,於是回顧昏茫,這裏的半山即是假山水,是心靈上的風景堆砌,是一種情感的盲然渡口,不知道要不要將感情放下的詩人,而?影代表的正是詩人的自我中心,為了客觀而把風光著遲看作是一種相顧兩茫茫的光景,實在是不勝唏噓,没有春花秋月就進入年老,想要看個清楚怎麼回事,卻老眼昏花,看不透人生的愛戀憎痴等選擇題,在<特別>專輯終曲唱著「相逢斜陽外」的結尾,或許正似詩人所期盼的結局現場和處境,相信詩人的品格是很高尚的。 仔細探求<雪香之外>的真義,發覺它不易懂,就在此刻上臉書看到一名暱稱為香雪詩心的詩人,寫了詞如下「十分素魄偏向西,七夕傍晚總細雨,知是離人銀河淚,千言萬語短短今,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順亦禪,逆亦禪,內淨慎毒自天然」,意思是說有智慧的人任意一頓飯也能成修持,没智慧的人不管修多殊勝的法依然會墮落,暫時解開了一點謎底,如此這般的冰清玉潔,為的都是成道,雪國的長夜漫漫!如織如詩,教人牽腸掛肚的,此詩<雪香之外>吟唱的是太陽遲遲不升起的北國中,「光影糾結與喟嘆」、「繞著蜂鳴的樹下呢喃」、「湖畔流金的甜膩」,這些相思冥想卻被「左手覓牽著右手」、「兩水洗刷心窗」,連「廊外的鳥雀也停止了默禱」,這些意象是闐謐的,互相纏綣的畫面,以及沈默的情節,唯「散淨餘香的杯底」「漸形模糊」的人影浮現了,情人「孤冷的背影」,以及詩人四十五度的「?漸蕭怨的眼神」,寫得多麼的纏綿,絲絲入口啊!分別之後的餘香是雪是冰,是冷冷的吟味,然而一顆心卻是熱的。 第二段寫出了過客的透徹,或許是「最為奢靡的旅姿」,而戀欲被詩人藏在森林中,找不到入口的鑰匙,十指間的流沙浪人心碎於時光的匆忙,不久枯葉自燃而將裸女的恍惚美麗之縱身焚燒殆盡,化為雪香,此處的「釀造一季絶美的雪香」或者指的是殉身於大白法,真正的純潔美妙之諦,第三段落描寫時光和女體的香消玉隕,化火為雪的香味,好似一場告別式的火化儀式,浴火重生之光芒。 詩人能詩詞的美感用欣賞和剖析的角度來完成,每一首都是精品,是心境的書寫與記錄,也是一種文學情調的創造,充滿了流暢的美學語法,以及對愛情的怔忡與緬懷,詩人的情感豐富,對逝去的愛戀具足了個人的傷感思緒,總像是林黛玉葬花一樣,既軟弱又精明的看清失落的哀悼,曾經的美好,歌吟風月的詩人其實是為詩詞的體裁而發揮詩題,並不一定是為愁善感而因置之作。 <也是惘然>又掉落心的底端,因為詩人的愛怨,使他寫下寂寥的文詞,筆下的男女都有古典意趣,由描白的方式去描述這些小人物遂有了非常風情的形象,他不只是寫自己心中的景色,也寫外觀的大自然,合而為成一幅又一幅的詩情畫意的素描畫,詩人的<也是惘然>有點悲歡,與行人錯肩而過,一句「結舌莞爾」或是「手機的召述驚愕」思想到此,夜晚過去的「春去秋來」又謠傳而起,這首詩道出對過往的念舊,即使都已成為過去,但是都存在腦子內了,雖然曾經擁有,但現在是惘然,無常的情景,所有的美妙都化作現在科技和仿古風景,真是令人動容的勾勒,空山靈雨可以是一種前期的浪漫,再三改版成為華美盛開的花園,書中所記載的都是絶對美感的抒發,只寫有情人來關懷就像贈與父母一樣的慎重,同樣的真摯感人。 <夜聽蔡琴老歌有感>這首詩讓我上youtube去聽蔡琴的民歌,真的很深刻,很柔情,有隔世相思的透明感,文書氣息的歌詞如<不了情>和<恰似你的溫柔>的吟味,都讓人憶起愛情的片刻,那種不可言喻的沈迷沈醉,金迷紙醉的「金粉時代」飄來的懷舊滋味,詩人讚嘆蔡琴是「咖啡椅上的一吋吋華美」、「半牆胭脂」、「上海灘的風華依舊」風情萬種的歌喉搭配著音樂和歌詞,勾起人們無限的惆悵與感動,引人遐思疊疊。 縱觀以上第一章篇的內容與詞令,概出於靈感的想像,也把詩人的心理放進詩的局部,咏唱出他對情人辜負他的一番心酸,詩人含情默默的筆,都在追憶逝去的愛情,但他的得失心早已化作美麗的詩篇,以作為紀念。談到詩人的古典新詩,其字辭的攫獵和捕獲,皆出自一顆傳統而高尚的心,對於詩文學的推崇與敬業,讓人欣佩,也令人賞味到人我合一的靈魂,在俗世中的超脫和同在,有了景緻的抒臆,還更加有一双詩人旁觀的詩心在審視與修正,四度修改增刪的版本的<空山靈語>詩集,每一本都有絶對的獨特,值得品味的風格。這四版分別代表詩人的蛻變進程,求新求變的跟上現代社會的腳步開拓詩集一成不變的悠然風景,愈來愈具有語彙文字的專精美學,與詩藝的美感,透過賞析,我讀出了輕巧字句底下的秘義,那是詩人本身即有的機密。 李心銘在<李後主詞的通感意象>中提到:「文學美」的創造過程,最直接可觀察到的是文字之美,也是文學的重要特質,文字之美其實是一種雙重自由的反映,一方面反映作者駕馭語言的自由,另一方面則將駕馭語言的自由,加諸題材而處理成作品「內容」之際,作者超越題材所代表「情境」的心靈自由。」(page 7)且用地水火風空來統計上述的詩詞:(略) 像詩人如此植善根和德根,大體上把此種品格直接表現在詩歌中,藉由風花雪月來志抒詩情之縹然虛無,即是佛家的空空如也之意義,紅塵的凡事都是虛有的,假造的因緣,屢出所意的文筆,造出五蘊皆空的真理意涵。所謂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而四大皆空則為地水火風,詩人用筆柔和,捕捉到人事物之溫順面目,接近佛學的旨趣而不自知。所以第二章清風徐徐唱和,仍然細細品味其內容如下: <所以詩傳承了>此詩令我想到昨天(8月10日)下午四點在碧湖畔詩人所舉行的<記憶紋身>新書發表會,在王文?藝術家所建立竹屋建築內舉辦,會中有歌有舞有誦詩,熱鬧而精采,在詩情畫意的環境中,與會者感受到詩人的真性情,正應驗了「多少文字閃爍成叮噹的音符」以及「花雨繽紛的落入無邊紅塵」的現場情境,下了一陣雨,大家在雨後留影,而詩人鏗鏘有力的誦詩之聲音則有如「望空長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隨著醺然加深的快意/散入/九天雲霄」終於「天地動容,所以詩傳承了」「驚世未竟的傳說啊」,讀此詩就有如進入新書發表會的氛圍,整個詩興大發的時光就此完美告終。 第四版的空山靈語比第三版要如詩如畫而柔情化,無疑是一種文字的昇華,情感的凝練使然,這樣的文學修養乃是多年閱覽和吸收之修為所陶成,嗜讀武俠、新詩、文學史的詩人,有著一片清心寡慾的寂寞,這正是雙子座的向來個性,經常處於落寞心情的詩人,不諱言他就好比是個世俗裏的哲學家,對於色受想行識有著自己的堅持見解,認為愛與圓融是影那即永恆。是機緣之下的遇見與相逢,關懷與照料,從文學批評的角度來看,詩人有著素雅的偏好,喜歡音樂、書法、藝術和文學,所結交之士也莫不是出於此道藝者,然而他交朋友是用真心來搏感情,不要虛情和假意的交往,才能一片冰心的持續生活在以詩詞豢養而成的日子裏,活像個當代的古人,傲然不屈的書寫,秉持平心靜氣之思慮來觀察這個社會。 <在一幅長卷的山水畫軸裏>寫的是漫遊於畫中的遐想,彷彿行走在「涓涓溪水伴著透天林光」之中,和「谷中鳥雀諦聽」「古典天地裏獨有的寧靜」,鳥鳴充滿林間,雖嘈嘈而卻更顯得林間的闐靜,然後詩人的感想是「寧靜中來自記憶深處的淡憂鬱芬芳」,也就是芬多精的洗禮與散佈各地,吸呼著香氛的感動,遊歷畫軸中風光旖旎的心情是舒坦的,有如一名悠哉於書法畫作中的畫家,繪出心目中賞心悅目的景觀,而渾然自得的那種比喻,就好像筆下的世界是在抒發胸臆間的山水,完全的沈浸其中,釋放心境,而且「風起時」畫作中的光景就更為自然而令人欣喜了,猶若風吹草動之氣氛,拂面而來之態勢,所以「諸多的過往、情態、伴著山腰雲煙」心中有一個倩影「徐徐隱動的飄來逸去」這個影子是虛擬的古典風情,是假想在畫軸中增添一個人影的風韻,這首詩除了舌根之外其餘眼耳鼻口身五根均具備。眼見月色清華,耳聽涓涓溪水,鼻聞芬芳,口含笑,身伴著琴韻起舞。 <在靜謐中聆聽夜的聲音>靈感取自網路詩句,但卻更賦有新意,令人驚豔之句,這首詩的詩意是勵志的,「讓過去的過去,消散的消散」詩人引導讀者「不必為昨日哭泣」而更甚者「也不必在意牆外的路燈為何黯然」這幾句耳語的勸說原是來自於雨夜的風景之緣起,月亮站在春夜空的崗位上,「偶然映出一抺淡綠月影」,這淡綠色緣於庭前花木染濕了窗沿的綠痕,「原是宇宙心中的一點孤寂」指的是這明月的魅力所致,那陰涼的「一抹溫柔」來自於聆聽夜的聲音,好似「淡香茉莉悄悄傳述著紅塵的哀愁」,即使隨手摘下一片茉莉的枯葉,也會使人憶起邊緣遠處有人在吟唱的彷彿,如此朦朧深情的夜裏,無聲勝有聲的羅蔓蒂克,運用陰陽掩映,聲音有無的對比,來透露出有情無情的思念,只覺得這種對月亮的讚嘆十分袖真而拘謹,詩人之心如宇宙感,包括銀河和太陽系,都一同為柔情的月而感慟不已。在雨夜裏即使看不清楚月影,月亮仍然是此刻世界裏的崇高皇后,黑暗中的光源,還是由於陰鬱的離情,才使人心悽悽焉。 <詩魂從來不曾死亡>是一首與網上詩友樂觀互相唱和徐志摩的詩,名為你始終想飛,源自於徐志摩的散文集<想飛>,這是一本讚送拜侖等多位文學家詩家的深邃散文書,非常雅緻精巧的印行本,徐詩人有如接受間接的頌詩,他像雙翼的飛機,飛成了更形壯闊的天地雲彩,「蒼涼的是夢,燃燒的是心」雖死名猶存,且如一尊石佛一樣坐成了盛名,在天空「大塊胸前」「俯仰古今」,詩人將徐志摩形容成一片雲,永駐於晴空中,不曾死亡,「輕輕的我來了,正如我輕輕的走,不帶走一片雲彩」是名句,詩人之行誼發人深醒,面對前輩詩人的成就,從容不迫。 接下來的詠月詩更深奧,名為<醉月>,副標為<幽影錄:醉月宜對韻人>,是對應網路詩友之作,月亮的晶螢剔透容易被視為陰性之美,月娘即為嫦娥,將月神擬人化的賞析方式有點宗教的興味,正如「遠方有夢,湖上有路」,月亮如「淺藍色的蕭聲」排雲而來,使憂傷的淚水夾雜著希望與銷魂的愛情,寫盡陰性的軟弱,與黑暗天空中的一片光照,等於是希望之神燈,月圓也是吉祥團圓的預兆與良辰吉時,也是西洋傳說狼人狼女發作的時候,但此詩怎不在此,醉翁之意不在此,「曲曲飛觴之後,身單影瘦的憂傷有誰知呢?」而「銀河已慵懶,抱緊了亞熱帶之夏的重重釀然後,我在那裡?」這樣的迷惘實在是一個醉字可解釋的情感?單獨一身的孤寂問天上的水月身在何處。 <草堂觀魚>的淵源是詩人到台中一間草堂遊歷的心得,「悠然擺盪的不僅是一顆無為的心」, 一顆平靜而與世無爭的心,從「清蔭盡處的市聲,遠若久寐後,隨風飄落的半頁往事」來到草堂方自解憂愁而「淡淡憂思方自眉梢漫開」表示出草堂的陳設具有東方美感,令人樂不思蜀,在此美景之下,人我不僅鬆弛了緊繃的心,也使得思緒漫逸而開,不再憂懷過去的往事。想必詩人是多感於過往事故的,一時能讓他忘懷回憶的正是草堂中「日陽瞬間交錯底穿過百十重綠柳迴廊」有如紅樓夢園林的穿堂迴廊那般的譬喻,而其實他或許是在描述水藻間的魚兒之自得其樂,或許是雙關語,總之具有一種雅緻,詩人試作一厥詩詞「靜聽水中音,閒臥天外雲」真是貼切極了。 用<心經>題名來靜心,則「自在的是心」、「或流轉於雲空,或觀照著大千」,好比是柔性小旦的台詞,訴說著造法,祈禱之語,經書的清香飄揚在滾滾的紅塵人世之中,「所有的悲歡夢景,得失」全都卸下防線和心防,而自在莞爾,「滄海一樂的生涯,不過是一串失喑的泡沫」這句不只道出一眼龜遇上浮木的珍貴,也說出「如夢幻泡影」的感覺,即使「存在的是錯肩一瞥,回眸一笑,是褪色經書上的那抹若有無的清芬」此句道出了因緣也要「盡信書不如無書」完全要放入真情意,去悟因果,否則心經也會褪去色彩而落漆,成為若有似無的存在,而心經旨在修心之五蘊,貴在實踐,所以一心之尊貴無非是因為心經之教誨而令人入其道法。 <涅槃之前>是展現「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真我,特別是「流水日夜拂摩出頑石的清潤」與「一顆迷惘的心」各自代表常樂我淨和無明的交錯,「萬千紋理」的風景和「林間小徑」都是山中「以千姿百樣的空?」清明的存在的大自然,也可以說是覺照叢林的清明,各人各就各位,心就在那兒,這是在說明生死無懼無畏的順其自然,以及能達到解脫涅槃的之前,活著是很重要的無常無我,由於生命之間的距離,没有人可以參透他人的涅槃,只有自己能摸索自己的生死即涅槃之道理。 <詩贈李亂>寫得素淨清雅而餘韻猶存,完全没有字跡亂七八糟或剪不斷理還亂的意味或指涉,而是山、水、四月各自就位,在香墨和水肆之間「坐懷不亂」,這位書法家兼刻印家住在日月潭附近,以書法著稱,詩人與他有點交情,所以寫時贈之,「花落道旁,魚入曖中」寫的是太陽夕照入於湖心的情景,「星子與夢想各自恬然墜入了寂靜潭心」,這種比喻十分高妙!展現出夜的來臨與夢想成真的雙關語,書法家的境界是「無視紅塵,無語山泉」的形容,「且輕輕卸下半滄桑的俗慮」,把書法家的心境描寫似出於污泥而不染的蓮花般,實在是一種抬舉,這位書法家目前正在展出他的作品于藝廊,有名號有來歷,是一位清新脫俗的書法技藝中人,令人欽佩,其字法龍飛鳳舞,瀟灑自如,自成一格並經常自幼就得獎,早慧。看完這首詩,加上<如何寫書法>這本書的坐鎮,使我拿出了多年來私藏的書法道具及行頭,忍不住題了一款五言律詩。 <醺然醉藍山>係喜得楊大嫂調製藍山咖啡有感,詩人將藍山形容成是「千古的山,堅持,類似藍調的沈默」,他雖然把咖啡的品牌與源起之地幻化成抽象的山水,卻不喝而聞著那咖啡香醇味,並且相信跟楊大嫂的因緣不淺,「久違的前世」、「久違的馨香」那種彷若熟悉的感覺,將白衣的大嫂與黑影的座上客們相互對比,而終句取自陶淵明「悠然見南山」之諧音「藍山」,係指稱咖啡有如源出自風光勝地故作此詩句,「佇立窗明月,悠然見藍山」實有趣味也。詩人的某些詩作有啣接東方西方意味之旨趣,實為一種融合古今中外的技法,寫來得心應手,讓人覺得其深度不只如此而已。 <因為清風徐徐>詩贈兩名網路詩友,雖未曾謀面卻心有悽悽焉,而有詩一首互贈,詩人覺得在「時空長河」中何處不是家和淨土,何必他尋「銷魂的水域」和「亂顫的春心」都似「海市蜃樓中的風月」和「場作繭而眠的黃築小夢」,一切都是幻夢亂想,是不真實的念想,「人生何似曇花的開落」,有人渡江而來,有人狂歡而去,正「因為清風徐徐」,讓人心碎,所以「留下的淡淡香痕」、「隨著一碗入口即化的清涼飄滿,所有坐看花開雲遊的午後」,如此悠遊自在的心境,掌握了一個無事無爭的午后,閑閑喝茶看花的時辰,最是靜趣自得,這幾句靈感啟自兩名詩友的詩句,卻又有著自己獨立的思維和性靈,也就是說,詩人化他為自我的靈思,成為一首吟哦年歲的新詩,自在一如清風徐徐的狂歡,因有感於青春的消逝之詩而作了人生如曇花,六十年一甲子開花一次的有感而發之句,令人思及詩人之年齡也六十好幾了,所以有觀曇花歲月之觴逝之作詞,讓人頗有同感,有如人生六十證佛現地,詩人也看透了時光不再的無常,在人生當中仍依當下之自況來過日子,逍遙而自如的神情,源虛御風而行,如莊子的逍遙遊之作,是故清風徐徐無不逍遙自適也。 <花開了>這首詩書寫君子聞一朵白衣般的花香,若有「離離流轉的春意」,而「悠然拂動著一襲白衣」的花開時,「粉蝶自無處飛來」,相對於「小溪向雲鄉深處歌去」之水,這朵花的甘露如「一滴清圓」,「交映出無法言喻的三千之美」是意指三千之水只取一瓢的美感,雖是小花卻有著一念三千之美學與意境,詩人「欲負手朗吟什麼」但見字句自胸問出迎,向「翩翩天地」,「漫成了無息無邊無有古今的一抹美意」這朵白花綻放出的芬芳恰似一抹微笑,在蒼茫天地之間含笑著她?自潔白的清高,即使百花開放,怒放,或盛放,也取代不了她依然守著自我的尊嚴,像三千大千世界裏的一株心花怒放的蕊花,吸引著君子似粉蝶的魅力無邊,恍若甜蜜的賞花心情,悅目花開自有賞花人賞識,心馳神怡,只為了看花君子的知心而綻開,這是一種因為有人欣賞而多麼值得的一件事情,值得歡樂,正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及女為悅己者容的哲意代表了花開花謝皆自在的一線佛緣,有如大白蓮的清涼美好,大白法的清淨。 接下來兩者有感周夢蝶詩的小詩品,<氤氲花氣的驚痛>為其一,道出周夢蝶詩人有如某朵動靜皆宜的花或雲,就「坐在那裏」以「非想非非想」(取自無量義經之經文),「許是靜觀,許是聆聽」,周夢蝶好像「並與一聲滴漏」之雨,感到「天地自有到無的妙啊!」此處令人想到<法華經>中的「華法導雨」的句子,詩人形容周夢蝶的精神如「門外隱隱的氤氳花氣」兀自飄香的禪意,而周夢蝶詩人曾經于每個週五赴明星咖啡廳的詩論會之約,每每著藍衫出席,安靜的旁聽別的詩人高談闊論,「一條沈默又熟悉的藍影,或在某一時空,或於不同星期五」所訴的正是此習慣,而且由於周夢蝶詩人惜字如金,所以有「語言浮華且易滋生歧義」之句的引申,有如「無量刼的一株蒼翠藥樹,只因一句失言,白髮耿於冥想的,竟不能不是自殘的猛禽類」,周夢蝶對於失言的自責如此之深切殷殷,讓我們這些平凡人更加深自反省,失言的失誤,無非是一次無量刼的因由,也是墜入紅塵的禪門外驚痛之花香。 有感周夢蝶詩其二<流目哀愁>寫出了首句大哉問「不知生之初又源自幾度因果幾度因緣」這是在問輪迴之愛離苦的詢探,「夢或有長短,嘆息或有酸苦」但多少?下的林林總總之藥丸身後的麻木,「或已俱逝」,命運有如精神科看診的下場,豈是人們所要的無明結局,「在七情五蘊以前」儘管,「星子偶然失足,風月只管二馬」此處說的是生命的隨緣與認命,除了「落地窗外的那朵流雲」,「無視天地無常,不忍啞默的,飄然自在,流目卻一味哀怨」形容出周夢蝶詩人做人處事和倫理詩學之嚴肅的慣性態度,雖然身外有悲劇一般的貧瘠壓力,但是周夢蝶詩人的為人典範卻是詩壇佳話。今年馬年,周夢蠂詩人的仙逝,更是增添一番懷念的風氣,在文壇詩壇上,他的成就又豈只是一兩套詩集能聊完的。 <輕夜如秋>的第一句「一畦的夢田將蕪」中的「夢田」原本是一首傳唱流行的民歌,此詩覆唱出歌詞的類似意境,如「在思念中流浪的旅人啊,隨風吟唱出,紅塵所有的淚」,詩人意在指出「每個人心中一畝田」,「一個樹」是「所無的歌,今生的怨有多少,前世遙遙的許諾還要多上一握」所謂肥水不落外人田,所以田地將蕪,第二段寫的是「月瘦了,風急,煙雲漸漸自眼梢,冷消」呼應了「惟唇角的落寞,恰以這無語的輕夜,如秋」,這樣的寂寞令人酸楚,語句中透露出來的孤單孤獨,就好像是秋夜涼如水或著是天涼好個秋的感覺,非常清爽的天氣襲來,月亮皎潔的昇起,而唇角卻無語了,但這樣的月夜不一定是指涉秋天,而是巧落秋日之夜晚,撩人無奈之感。 <初雪覆松>的首段內容詩意高遠,清新脫俗,雖只有短短之句,「小園是古代的三弦琴,呼應著新月門外一句寂寞的詩」,寫出遺世獨居的詩人心聲,經常是面對著自己的影子,憑弔在書房內沈思靜坐,沈旬旬的陪著自己的空靈,透明而孤寂像一昇明月,多麼清靜古意的三味線彷彿彈奏著,乾淨的單音,第二段落「天地都已安眠,唯白衣的旅人盤膝,微醺對影」這種孤獨一人的體悟,近乎禪坐,使人心情靜寂清明而能夠思考哲學或美學的內涵,使詩作映照出禪門的道志。第三段落 「一縷青光映著滿座青花酒器」,有意加強「初雪覆松」中松柏長青意指去人長壽的模樣,這青色上面覆上了銀雪如髮,是指十八小青峰的年紀也如詩人一般,年屆五六十歲,「心蓮未開」則是指未證得法華利根,而不解因果蓮華之道理,「款款的是音未響,幢幢的半世紅塵啊!卻拯月蒼茫的,悄悄瘦成了一握,淡墨色水月」意味著老成瘦瘠如水勾又老花的年齡者,在半百紅塵中深沈的無奈,這意象在於描繪李峰的水月間工作室曾經存在的景況,相信即使遭祝融過,卻早存在於人世淨土之一隅,令人響往之。這首<初雪覆松>的句子取自李峰的<美麗與哀愁>詩作。 接下來的這首新譯古詞呼應了李白作詩的時空感,前面兩句,「夫天地者,萬物之道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名句則是<奧之細道>的序文,讀<新譯「春夜宴桃李園序」>是將天地乾坤化件「一首悲歌」而「萬物遙旅」則是「荒謬的冒險」,更增添了兩個名句的覆唱,只因時光珍貴所以勸人莫要浪費之,宴請的狂歡時刻卻令人想起了有關不要虛度光陰的警醒意義,詩人主張大好時光應該賞心悅目的度過,鋪設奢華的場景中,「舞也歡然,靜也入夢」「盛裝的星空下」「煙火人間何等亮麗」,這裏是在描寫「而源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是以「喧擾的紅塵仍需那一點,清明」,接下來的整個段落都在輝映李白的駢文,寫出宴會的美豔醉人之處,從「三月的煙嵐伴著離離花色,行步所至的此刻,無處不是隨雲的自在」,到了「流轉風中的詩興,桃李的清芬繚繞著我輩歡顏,成以後吟暢悵,或擊盤放歌」在在都是敍述「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乃至「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承接出一番浪漫天真的與會激情,多麼著迷。而且「坐擁春光饗宴於花間,拯月俯仰」詮釋了「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的情調,真是賞心悅目。 <晚來心自閒>出自蘇東坡的詩句,「晚來心自閒,能飲一杯無」放在結尾更有情趣和延伸的意味,新詩的第一段寫著「日作一山蟬鳴知了,今宵雨狂雁驚,一待明月,渡口的旅人,又不知南北西東?」寫的是流放自西湖到海南的命運,文人多被謫,所以與山水有緣親近,第二段落詩人寫自己對蘇東坡的身世之感慨,兩種心境自是不同,詩人的推敲與同情憐惜有如「落花也罷,飛霞也罷,總在某一月色如水的夜晚,總為了一縷忽隱忽閃的情光,若愁若喜」其實詩人只是擬想蘇東坡不得志的鬱鬱心思,不知會否寂寥如孤月,然而第三段寫「湖風冷冷,湖精靈寂寥不語」更道出了此湖非古湖的了然與失望,這一份思古憂情有知己相惜的感觸,因為文人?不能仲其志向,是多麼落寞的事啊! <詩與詩人的傳奇>是拜訪楊牧詩人之後的心得,詩人楊牧住在車水馬龍的地區住室,卻仍保有一顆寂靜的詩心,實為難得,「這就是詩」,詩人心底還未結合午後隙光,已自觸覺到這份跡近光明,微溫的美之奧祕,一條長街的氣質啊!」這是說一條街是可詮釋放美學的氣質的,更何況有詩人住居此地,更顯尊貴,第三段落,書寫詩人與楊牧的見甚歡,高談闊論的情景,詩心是守份的倒影,這是詩人楊牧的勸所有詩人的名句,詩人楊牧的詩句有如舞動的姿態,紅珊瑚騷動著詩與詩人的任務,有很多詩人們的街道都矮矮有名,楊牧則是在熱鬧中取其清靜,尤其是他寫的<奇萊前書>散文集,更道出了許多幼時的生活回憶,文章揮舞美妙,令人想一讀再讀。 第三篇章題名為<有贈:關于愛情>,寫的不外乎怨婦閨怨,不僅書寫類似著其母親早年守寡的心聲,也寫自己的戀情,因與配偶國學常識意見不合而離異的離愁,留下一男一女的詩人負起養育的責任,實在是不易之事,然而感情的懷念就是要從回憶中去尋找,詩人的怨氣大體上是因為婚姻不圓滿,雙方不能了解而來發生,婚姻才維持不到十年就勞燕分飛,英明而理智的男人,像晏殊會寫出閨怨的原因,是了解女人心,而詩人最隆重的一場戀情就是他的婚約,往往在語句中投射出對另一半的討價還價的情意惘然,心靈的情傷感歡愛都是生命中的一部份,如此深刻,令人動容,如今另一半仍為補習班國文老師,而詩人則堅持他的國學考察意見,兩人維持朋友關係,仍然互相往來。 談什麼濃情蜜意,都只是詩詞說說而已,其實夫妻彼此是怨懟的心態,這種糾纏會一直存在直到釋解為止,互相的相教為賓才是解開心結的好方法,這題詩詞提供了抒解離愁的管道,卻也看似男女之間那條不能跨越的心防,跟閨房室內的心理學有關,只有成人才懂,例如<歡情薄>的幽光和<恨離索>的黑眼睛,點出了明眸睿智的優點,但是絶大多數的句子都是愁恨情離的描述,表現出雙子座因為對方不愛他而恨仇很久的心態,以及類似古代哀傷女子的情愁,將房中的憂情比擬得恰當而要好,入骨心心相繫的愛語化作了幽愁哀怨的心聲,真是寫實極了。 <歡情薄>寫的是即使愛恨情仇也早已釋懷,「每個人都有屬於自身的愛戀,即令放浪奺嬈,飛花」就好比是色即是空一般,「露濃煙雨之夜,歌歡愉,夢消魂」,即使是空,也要執著的闖一遍才算存在啊!雖然事後藕斷絲連,但也值得人們去愛,放心大膽去愛出一個結果來,由於曲折,所以有句子如「霧」「怔忡」「參差翻舞」「過肩雲髮披亂」等。意境,實在是道出了愛過方知情濃的心聲,陶醉的過往愛意,竟然是敬致偶然的歇語,相信情人們一定是愛得如香消玉隕的情愫,才會有如此這般絲綢般的如花似玉之情愁。 <恨離索>則在書寫愛情的永恆,從灰濛到慷慨激昂,完全是因於相信「一滴露水」之歡的愛情,多麼珍貴的甘露,它蘊育了多情的人間之傳承與永續,問答之間傳遞出一種相信瞬間即永恆的真理,我們凡夫都該如此看待愛意才是,不可以任意的忽視之,以下是詩人最近的愛結歡語: 那天,也許果真如黃曆所載「不宜外出」,「不宜迎娶」,「不宜東方」,一通手機加上不信邪後,不知不覺就談到一般不談的,容易傷感情的話題。 友人放下手中指甲刀,字正腔緊的說:「現在的男人都希望女人說話溫柔點,對自己體貼點,長得漂亮點,身材好一點,經濟獨立點,工作好一點,持家賢慧點,對你的爹媽孝順點,對家中的兄弟姊妹親朋好友客氣點,日常一般的打理勤快點,最重要的,心地還得像對門傻大媽那般的純潔。」 「不該嗎?」 「可以,只不過,」友人翹起嘴來:「要求這麼多,可是因你帥得耀眼?讓人一見就心裏開花?還是對我好到獨一無二,無人可取代?或是在銀行給我存了七八位數?未來大半生保我不愁吃穿還帶每年出國玩樂一兩趟;如果什麼都没有,或是七折八扣什麼的,在我面前就給我乖乖低調點!」 「有道理,」我點點頭,看著她的下巴,嘆口息:「可這一來,以天下之大,就只有兩種人能對你低調了?」 「哦?」 「一是啥都没有的,一是五百年前承諾過愛你的,」 友人不語,我亦不語:「現代的男女情莫非就只得這兩種了嗎?」 各自望著窗外,東想西想怎麼想,心裡多少都有一些疼痛。 <夢境之門>又是見網友的詩作有感而發,但詩人想到的卻是崔渡的<題都城南莊>之詩,也可說是桃花詩,「一年過去了班駁的紋身不過是又一道的螺旋齒痕,我們仍在在虛實的阡陌間漂流」「??此身,誰是過客」「誰又不是過客」呢?這一段道出了時光之中的夢境讓人擬幻似真的感覺,在叢林、歲月、地圖、燈火之間漂流,夢囈何等浪漫的一扇門,打開了人我的意識,第二段落,則寫「惶迷的往自己遠,夢色下的燈火靜靜臥燻老了華顏,殘留的一捧清芬中,獨獨繚繞著一扇夢境之門」這扇門是通往放情獨歌的門,它「伴著一朵桃花,等妳出現,細品今世所有的柔情」,詩人窗外曾種植一株桃花樹,遲遲未開,直到有一天花開了,詩人興奮至極,拍攝下來與網友分享,真是真情流露之心境。 <愁到極處>更添一份柔情,因有心事而無處寄,「斷續的宮商,破碎底鍵盤」,詩人面對電腦有所感觸,將鍵盤當作古琴來彈了,「凝眸天方,想紅塵一角還有一雙黛眉,撫翏十指,隔空其感一份憂歡」就好比是真的有善女子在彈琴的韻事,感到琴聲的情感,「怨到極處,也有一份浮水消魂」這種「溫柔情緻,更與遠方星子相映,一曲光華」這首詩類似琵琶行,寫出彈奏樂曲的那種深沈情意,所以「今宮心事何處寄,正在星月明滅處」,雖然愁到極致,卻有星子明月來相照,使得心事又有了團圓的想望,或許下次月圓能心歡。 <我來了>是一首較長的抒情詩,「日趨蒼白的心,已拒絶再度守候樹下,等待紅塵路將落盡的繁花,狼煙四散,路人都安息於一堵堵黑窗之後」好似一首安魂曲,歌頌著詩人的蒞臨帶來的不祥與失落,失火的紅塵中人們只能居於黑窗之後,代表<法華經>中的火宅喻,「大地徐徐空冷,大街盡處飄來了水樣香消,隱隱有什麼碎裂了?」這是說冷到了極點,好像冰塊碎裂了,「而你出現,彷彿淚珠,也能和驟雨一起打落,交相纏綿的滴滴成記憶深處的那塊玉」這眼淚好像一塊碧玉,淚與雨互相交織,互相纏綿成為記憶的一部份,「我來了,没有任何枷鎖,没有任何命運的鏈,可以綑綁此應許更古老的那聲諾」這聲諾就是「我來了」,没有任何障礙可以阻絶,「我來了,來了,狂暴人間裡唯一淒美的歌啊,因為那雙素手,在月色寧靜底照映下,可將和初始夜的星光同等燦爛」這隻打著鍵盤般彈琴的手,彈出一首淒美的歌,那是生命之歌,在月色的照覽之下,和銀河的星子同等光亮,這代表不斷出發向前的心,没有任何險阻,反而充滿光明。 <落雪>是一首極短詩,只有四句,「貪歡中所熟悉的線條,超乎花期的絶美照映著起伏不已的焚光,沈默的交威忽於一聲叩應,窗外無星」,這線條是指女人的曲線,在花開時顯映出的絶美焚光,熱情如火,但是詩題是落雪,而詩句卻寫不出那種冷冰,反而是以對比的沈默,叩應和窗外無星來反應出那極為蒼白的神色,天光中充滿白色光。 <觀花谢有咸>寫的是花開二度的美感,原本是嘆息中的邂逅,半調的姿音,「無論為誰,昨日葉瓣上的露水,也曾美似貞潔處女」,即使業障上面的甘露,也曾是如此的高潔純真,都是由於青春的影響,使人回想起處女般的光陰,「且輕輕撫去那道淚痕,再為春泥埋下一粒種子,看啊看,那二度綻放的,將比激情持久,清香如悠悠底浴後」,成熟之後的花開再次面臨激昂之後的淍谢,只剩淡香清芬在浴後發香,這種觀察花谢的過程,等於是守候一個好的青春年華之始終,花開花必谢,這是否為梅開二度的暗示,不盡然如此。 <髮之殤>說的是愛人不願為詩人留長髮的觴懷,「那曾是越過深鎖高牆外,惟一迎風的浪漫」「春天,已不知何時出走?」不再蓄髮的女子,有如「玫瑰和詩篇,雙雙萎谢在半剪燭台下的陰影裡」這是古典的情懷,一道陰影來自女子不再女性化的殺氣,「幾度席捲夢域的那條影子,啊!也曾輕柔繚繞過我身體裏,不安,而隱密的每一吋」這是在自述女人的長髮披肩令詩人動情的浪漫,如今長髮不再為他留而心傷落寞,「直到冷焰九轉的默默,?落,寂冷的琴鍵一夜夜美麗又殘忍的激盪」寫到長長髮線曾經與詩人的糾結不清,那種致命的吸引力多麼殘忍,「小樓內的月光啊,卻再也抓不住一瓣,僅僅一瓣的殘紅,只有那襲披落的憂傷,除了驚豔路人,染成眾口喧騰的傳奇,更聆聽過午夜星子,無數計絶望的吶喊」那長髮如紅瓣引人遐思,但如今卻成為曾經的傳奇,披在肩上的記憶,好比是在午夜的星子中聽著無數的絶望吶喊,喊著昔日長髮翩翩的景象,如今安在,詩人的戀好已成殤情。 <山谷雪白>寫的似乎是女人的酥胸,「夢迴、拈花、無息沈吟到一翦微曦透窗而來,心神,難寧惟山谷,雪白」這雪白的肌膚多麼令詩人心動神馳,在夢迴之中拈花,笑抬蓮花,無息的夢似在吟賞著清晨微曦,只有山谷的雪白難以平復寧靜,爬坡一般的愛戀,留下一些山谷風景的驚豔,那紅裏透白的肤色,引起詩人不忍脫手的愛撫,卻似冰雪冷而無感,好的姣好白肌多麼美妙,在山谷中似霧白繚繞而環抱。 <誰>是一首佛詩,指的是佛的「狂敲三萬六千法門」法華經的的境界「在月下饗我以薄紗舞姿」「摩擦青春,點燃今夜第一道媚惑之光」這裏說的是色魔的誘惑,有佛就有魔,這是人們的佛地見證,「來日令人?息的前世」的背景呢語與芬芳,「誰說出那句」我愛你,「誰又一次次路上強熱的雨林吻痕」「靜靜走這午夜長街,只留下一縷清芬,一方塗滿密碼的花帕」這樣的激戀如雨痕下落在午夜長街,只留下手帕內的眼淚拂拭的一縷芬芳,這個誰真是多情種,癡情至死方休。 <極樂不遠>寫的是互相愛慕的情人交歡後,有如極樂世界的入口徜開,「有山非山」是豐腴的胸部,「拈花人捲髮推窗,品?一句句散落夢境裏的詩香」,拈花人是詩人年中的主人翁,正在唱 著詩句的是夢境中的人子,詩人喜歡典雅的夢境,討厭夢魘,顯而得知「似浪飛浪」的高潮迭起,「一襲白衣冉冉的穿過燭影小巷,但見濛雲覆月而眉角抽悸」這些性意識濃厚的詩句,就是詩人影射曾經歡惴的交媾,不諱言之的大加表彰,「當四時流轉,天地早已交歡,妳我還怯怯的學著鈴響,氣熱,忽?的狂風,撕去千古包裹的紗衫」寫出脫去衣衫的沈重道德觀,壓著「兩顆心都緊」的男女,「隔著半透瓏的翡翠屏風」,於是極樂就在兩顆心之間,並不遙遠,只要有愛就有性愛,這才是人間最親蜜的情感,簡單而誠實,無需矯飾或掩飾。 <雨後觀荷>在書寫情愛因緣,還不至於到因果的徹悟,但卻有戀慕愛荷的風情,第一段落寫的是雨後湖邊的「高濶的雲,清新的綠」湖濱行走的路廊是古代的詩,「偶然佇是,天地有一刻.壯美」彷彿回到了秦漢的時代,「動或不動,都是一首絶句」這一段落只是一個鋪述,接下來的第二段落才是邂逅的來源,「風中的千磷姿啊,無論為誰醉中,都少不了一個妳」多麼風花而浪情,第三段落寫出明眸令詩人心醉神迷的女子,不可方物的喜昧,又喜月來請因晶晶,晶晶傾緣這表示詩人心中只有「真命之珠」的真命天子,第四段落寫出了生死因果的輪迴,「堅貞的七世」「色即是空,空即是緣」「緣,有盡而彼岸無邊」第五段落寫的是「多少花謝,多少蓮苦,佪顧著茫中,龜無語而紅蜻蜓自在來去」詩人「輕嘆回眸,惟見一葉微顫,千百佳人隨串串銀珠回顧」這首詩道出了男女愛情的圓融,需要多少的考驗才能圓成蓮花的意象多麼圓融而圓滿,詩人說男女之情不正似荷花的風光,一樣美妙。這首荷花詩寫得有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境,其實詩人也不願意與髮妻分別,只是有所咽喉,為了感情曾經的美好,詩人回首去細思她的姣好,以第二人稱來訴說這份情意的對象,款款動人之處,還容再三品味,才見證得出愛的濃烈而今已惘然的覺察。   <壯士行>道出了就像浮沈人生的船一般,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和生老病死,每個座標都要嚐到才完整,然而壯士卻為國付出,為國捐軀,不顧自己的感官享受,完全在思考國家的興衰難題,這叫做大我和大愛,這是第四篇題目<與你,分享月光下的寂寞>之第一首<壯士行>,贈詩給辛棄疾是件大工程,他是南宋的愛國詩人,就詩人的導讀看來,他引用的詞句都有確切的出處,而且非常用心的引申,看得出詩人對辛棄疾的仰慕敬佩,如此陽剛的詞句,多少也給詩人一份憂國愛民的感同身受之情,詩人這首詩也捨棄私情小愛,而將格局換大到賑災濟世的胸懷, 文學正氣懍然。   此首詩跟詩贈李白的<與你,分享月光下的寂寞>同樣是重量級的贈詩,是有美類似歌功頌德的詩詞,詩人詮釋得如此細膩,令人讀出充滿典故的句詞,也知道了不少有關這兩位詩哲的身世和心境,身為官員而盡力奉獻心力的努力與奮鬥,真的是格外令人覺得感動,詩人的用詞也特別的細緻,彷彿兩位詩哲至今精神仍存的那種骨氣,充斥在詩句之間,吟唱再三之餘,更有讓人講說傳奇的內幕,例如張大春今年出版發行的<大唐李白>之書史,還在廣播中說書,真的很有深度的考證,其詩詞只有男性的使命感,是我所無法完整賞析的,故就此略過,還待有心人士為之撰寫釋解之文字,因為身為女性的我只看得懂柔情的詩厥,故將此萬傲激昂的詩歌情感化作紀念,放在人心中,而不是去背那些典故,用心去讀這些句子才是珍惜。   繼英勇志士的勇猛精進之後,又是一首長詩,賞析起來十分具有挑戰性,付名叫做<新詩話>,讀起來就有如得到大詩獎的那種水準,詩人於長詩用功極變,堪稱詩史也不為過,此詩分為六大段落,書寫新詩從人間出發的入世之感言,比起前面兩首雄壯威武的詩,巨大的史詩,<新詩話>要來得溫文儒雅多了,第一段落書寫現代人玩詩往往都在褻瀆自己,不求上進,這是一個謎點,使詩詞進入黑暗的巷,第二段落自五運動起文字風起雲湧,文化版圖交相興起濃厚的學術味,第三段落寫地水火風空中的詩學多少有些感官叢林的呼喚,生猛而殘酷,第四段寫的是面對詩學多作的良心,不要污染了自古以來古人傳承的良好文化系統,第五段落則寫網路詩的前途,是入世好還是出世好,在兩極之間擺盪,實在應該把詩好?平衡才好,第六段落書寫詩人寫詩的大夢,應該回到原點,像一朵蓮花溶入大海一般的氣魄,所以此詩有佛之見地,相當絶妙。   <雲想>是詩人獲得<坐看雲起時>詩報文學詩獎的變體,經過改寫,成為一首較長的詩,共有30節,這首詩在寫一段與白衣女郎的羅曼史,非常美豔,將雲想衣裳花想寫得絲絲入扣,尤其是美女的妝頭和妙姿,好像優雅的雲自天空升起,迎接美好的一天,這首詩寫得非常好,前面每段落大約四句,後來就不限行數了,雲的意象易于讓人想起法雲法師,她對法華經有一番論述,非常獨到,若不是有她守護天空的雲,我們又何其有幸能夠了解佛法如雲的無常變化呢?真是幽古思情之作品。   <雲無心以出山由>同樣在寫雲想,但是卻寫出了雲昇的說味,雲帶給詩人的靈感很多,從後現代到當代,描繪一些風花雪月的詞句,顛覆了後現代不能古典化的詩體,這是第一段的內容,第二段落則寫的是山間嵐氣的綠意,美妙而心胸寬廣的大自然,第三段落寫的是湖畔的風光令人心緒交感,讀著朋友捎來的信簡,多麼深刻的體會,第四段落寫了後現代的現象,在心靈思緒之間有點污染的感覺,然而入世就是要面對名稱的荒謬和八卦,以致於心旌有如飛雲無可限囿,超出古典的傳統而形成後現代的詩句,第五段落,寫著大千世界如何自處之事,名紳人士在園林間出入名山,以名紳步姿走過大千,走過反而心胸寬闊,坦蕩有如山林中飛瀑入潭的湍息,這時提到了雲,煙雲霧氣多麼幽藐,好比是懷古,有「不勝美好的深意」。   卷八是<桃花源外記>,詩人的思古憂懷真是深入淺出,首詩<花之邂逅>是寫詩友未遇的心情,朋友不在家裏,「紅門輕捲,牆頭新枝已有了落落春意」,「這是二月」好比是看到燦爛的櫻花和回露雨珠,和幾朵杜鵑,雖未遇友,卻與花朵邂逅,此種風情是美妙的,雖然月的未成,卻也看見了月的之外的美感,初春的花開給人一種清新的感受,這首詩寫得極雅,風景透露出些許失望之餘的欣喜,由於花的風華,詩人體會了機緣至不是常常?現的,而有時必須等候才可以遇到重要人士,正如三顧茅廬的典故,不要放棄相會的機會,總會有緣再見的。   <寺中>寫出僧侶的駐寺院,如此寂靜空無的氣氛,「没有一朵花願落在我流浪的肩頭」不知何時「飄來了一片豔紅殘葉」已入秋了,天地間詭異的十分禪、十分祕,「一扭頭」「殿中金身菩薩嘿嘿大笑」,這首詩寫出了宗教情懷的痴,過寺中風景的反映人心,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由於没有人來訪,所以才顯出古廟裏僧侶的清心寡欲,如此靜寂的修行,使得寺院充滿美裳的風光,洗滌了人們的心靈,也染化了世俗一份清新禪意。   <遊山>是搭車之旅的心得,窗外的風景有「悠幻雲、林、渼」「初春午後」「山中自有一份悅人閒情」第二段書寫走動在林間的趣味大自然的擁抱,多麼舒服,野趣有老樹、羊齒植物、蜂蝶、天籟、鳥隺蟲獸,等坐物,放歌山林,多麼寫意,「氣何清爽而意隨風之舒展揚昂」浮生正是「放眼快意恬美至新」最終落日徐緩的下山,車子也彎動??,這首詩寫一次遊覽車旅行的快樂,車子駛入山中而有著一股充滿洗禮的快意,不知從何說起,於是詩人就描繪一路上遇到的景觀,事物,完成了一次山旅。   <花事>寫的是花遲遲未開的憂慮,一個浪子如詩人看見「殘花亭處」,仍是山、是林、是雨後,以及落寞後的落寞,七朵蓮溫柔睡著,七朵曇花方使芬香,之後,展憬一響,鳥雀撥雲而去,少年的微笑,在嵐煙交映的曦光下,空濛濕冷的世界,被詩人看見,這首詩是寫佛法之華,綻開時春光迷人的情調,有了蓮花和曇華的奇妙,人間增加一股仙好的圓融和美感,如此的花事有如佛法開悟一般,見悟則綻放,有了佛法之緣份,詩人看透了法華經之妙諦。   <某隱者>寫的是懷素書法家,種植芭蕉來書寫書法,字墨乾了又再寫,拂之又拂,有顛狂之稱,其行草堪稱狂草,已到達了藝術之美學,「別有逸趣」,詩人稱讚古人之戀書法有如「非特直雪,亦仙亦猿」,我也曾在高中時迷戀懷素的草書,一再鑽研,一再探求,原來其書帖寫的是孤兒身世,頗令人同情,如此為了書法而隱逸的懷素,性格具有高度道德,傳世有名。   <無名小溪>書寫露營的歡喜,黃昏來到溪畔,「紮營,濯足,到清歌」「雲在天外,樂在山中」詩人將流湍中的黃亂石間之嘩嘩水聲,比喻成「一群并好」、「並幽幽谷音」「而與啁啾鳥雀相往應答」,詩人寄著一次與情人在露營時握著她的小手緩行的經驗,「篝火自營中翩翩風開,一身靈氣的長髮,風聲寂然」,兩人心心相映,「當一道浪輝柔柔落下,無以形容的清華美啊!握著妳底手,默默與天地契合」這條小溪中起了情偶的私情蜜意,很是浪漫,悠閑,道盡了牽手相許的綿密情感,深厚的蜜意,使人猶如活在天堂樂園。   <雨日>書寫的是水從天下降下的山色,「庭間積水」「一片風霜殘缺的楓葉」、「竟成為記憶裏最美,最脆弱的不忍?」此處說的是情閨之事,「嵐氣更濃了」「枝椏紛紛撥彈雨珠」「或曰此中有禪」遂看見一朵紫蓮,如經學大儒肅容危坐,在風中,這意象詩人在詩後有所解釋,深奧的內涵使得這首詩更加有了佛法的意境,有雨之日竟也能體會出「毛塵之雨」的意思。   <一抹說不出的清新>副標是「在藝術影像的衝擊下,靈魂會舒張開來」,這句話是俄國導演塔可夫斯基說的,這首詩寫的是園林中的山風轉了又轉,而一名白衣女子在園中漫步,細語,說著男子有時也頗重情感,這句話使詩人感動落淚,而一時忘形的佇足,不久方又氣息悠緩的感到那抹清新,像道樣的影像有如閑適午后的景像,讓人心靜下來,享受那白衣女子的善良,靜謐的心,雖然人心看了之後有所感觸,但是卻是說不出來的清新,就是清新。   <不忍的妙趣>書寫佛法中的唯織和覺照,好似有風渡水而無痕,或似戀人於纏綿光景之下私語,有一名白衣少年「獨吟在高古的念動間」「似夢似偈似午夜鬱鬱長巷的伶仃醉漢」而這妙境不只如此,在千年之後的仰天傷神和天地俱寂,有石頭風化而隨光逐影的凝定中,有一份悄然剝裂的不忍,這份妙覺神似悟空自石中蹦出,有西遊記之趣味,詩人體味的妙趣豈止是<法華經>之妙,而也同時是天上的仙功,使石崩岩裂之法力,像墾丁的裂成兩半的石頭,中間還可以行走之妙,憶起這個念想,就覺得風光的不變,以應人心的變動無常,那麼風光正是協調人心的境域。   第九篇章<道情>放在第一首,書寫清人李慈銘所寫的「此樂非但忘貧,亦可入道」,道出了詩的主旨,「古人孤愛山水,或偕二三友朋,遊賞於春秋佳日,或一琴一驢隨曲曲的澗水漫步尋幽,長嘯松下」多少人喜於遊山玩水,而年者亦有同感,在大自然中放鬆自我,可以使心胸舒暢開懷,「偶然,因杳杳的嚮唄而凝神佇立,盤膝入定」,這裏是寫禪修,暫修亦可的自在,山中的煙流溶入詩人之心後,箇中趣味,有著一叮叮雨水打點在丘壑塊壘,這種情感是中庸的,向佛的,有了山水的洗禮,人們心靈無不感到一股香薰的美,從身心毛孔注入佛道之情。   <暮鼓>是紀念高倍疆文人的返懷之詩,「是篤篤的鐸容,自晚深的山寺靜靜傳來,抑是沈沈鐘聲,旁過濃雲的都會緩緩響起」這段暮鼓自有午深卸按著,如此的書寫姿態無非是為了祝福高倍疆先生能夠成佛,有人聽經,「傾聽中,彷彿世外的佇立人間,黃昏,入夜」「千百水銀燈同時亮起」這是在描寫詩人感受到高主偏的心是向佛的,所以刻意為他書寫佛喻,而他的名句至今仍存在詩人心中,捨不得忘記,是此文人之氣質與性格高尚,值得為詩讚頌之,且記其風尚而傳為佳話。   <時序>又是遊山有感之作,「雪自雪,春自春」這個時序裏的萬華人物都在兀自存在,「一待入秋,北雁定期的南飛,卻不是為了什麼虛名」,水姑娘,詞家,少年和詩人融為一體,各自忙著各自的事務,構成一片懷古的舊圖畫,也是屬於四季的風情畫,教人心中不由得感動,遊山的人有如入寶山不能空手而回,山有時序,入山的時刻風景不一樣,在夏日上山更是一種享受,那青山綠水和雲雨巫山,真是令人心曠神怡,樂不思蜀。   <大地>也是登山的一個揳子,詩人道出了他並不是為了流連於山岳,湖泊,溪谷,泉水,春郊,侯鳥,等等的存有,而是為了保育之心而入山,正如長城萬里的重重鬱鬱之情結,「放眼天下,無邊的黃沙荒漠,野地百合,飛禽走獸,千里森林,火山,海嶼,雪原,山橋,流水,舊厝,這些自然景觀一直都被人類像犧牲,色相的女子覓食殘葉的狠,弱肉強食,所以山神震怒,七級大地震不是瑞相,而是浩劫,電視裏即使呈現了山中奇景的野風光,也喚不回文明向自然挑釁的撲滅,多麼令人心痛。」   <雅集>主要在讚頌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古之雅集每得風流之趣,歌樓聽雨,臥看南山,品茗淪道與諸君子宴遊於花間林下」後來卻不了了之,因為酒或煙的靡爛,使得「惺惺相惜的每一種情懷,一朝雲散」這首詩雖寫得好,卻比不過<水調歌頭>的優雅和風流,「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想這首詩畢竟也是為了欣賞蘇東坡的心事,而留下心有所同感的贈詩,文人不要接近酒和菸才比較好,因為如此的壞習慣會使人沈淪,運途不佳,染上了菸酒就不雅興了,在長嘆之後我們應試著在紅塵中尋覓解脫之想法。   <致友人>是將所有讀詩人當作友人,來致贈此詩,千年百年了,世界仍然如此混亂、醜惡、腐敗、荒謬,所以去雲遊,去做「城外散仙」、「天地遼闊,一陣山雨帶來了滿月晶瑩,鄉間小溪的風情,真美」、「負手夕陽的形象直似神仙中人」「殘照似血,叢生的荒草幾達人腰,拱門半傾,承繼的子孫,病酒,且與你有約」這首詩是在勸誡詩友們要努力向上以免晚年唏噓,在對話之間可讀出這世間古蹟的安道,猶如友誼一般不變的長存世界的一隅,雖然没有什麼胸臆大志,但是詩人勸誡的是愛惜古蹟古物,莫使懷舊空回首,空虛過。接下來<無題>是為了懷古,其內涵也和<致友人>類似,但不同的是<無題>寫的是中國的古國風韻,種種風光在民俗間存有,飄然的渡過中國神韻的人民啊!在「你嘆息的一轉身」綿綿落下,科技世界的冰冷,「窗外夜空,彷彿響起了忽明忽滅的梆聲」中國如此之大,唯有古典樂令人夢寐以求。   <情為何物>寫的是愛情的內容,「都不下心,觀雲不成」只因心情像似「輕輕攪拌著的英式花朵茶」,兩人的「千百活題,無非又一次終結於,手製點心以外的那樁憾事」,九彎十八拐之後,也許能體會到愛情只是一物降伏一物,一物剋一物而已,這樣的悟道真是不簡單啊!肉身不是原形,探其情人的原形而剋之,如蛇剋其獵物,才能有幸福的生命相繼渡過,這個無情非人間的宇宙道理。   第十篇章<山居瑣紀>第一首寫了<一日無事>,寫的是悠閒的雨天午后始停雨的「霽光微露,林谷,濕濛,空渺」「捲映的光影極其窮妙之相」用長短鏡頭和至少七個角度來捕捉夕照的沈下,這是件老年人所歡喜的事,就是把鏡頭放在夕陽之前,捕捉那光影,像年者的父親就樂此不疲,想當初每天在斜陽之下煮飯,真是好快樂的光景,夕照給人啟示,要珍惜時光,莫到年老才怨嘆,青春逝去不再的傷懷。接下來<拜石><浪子><梵唱><初雪><暴風來臨前><關渡賞鳥><蟬殼>都是詩散文,就此打住不去賞析,因為他們的內蘊並非很難去理解的文字。 第十一篇章<南國風情畫>中的第一首就是懷念詩人的父親為日月潭所寫的文章,題詩為<夢迴日月潭>,副標是日出即景,書寫的是潭水旁的玄光寺,一燈熒然如金蛇閃動的倒影,這是出自父親的語句之靈感,描繪出美妙的風景水色,多麼的入木三分,不僅知性而且也感性。代表了詩人懷念早逝的父親之深濃親情,詩人的父親自幼就給他耳濡目染,使他成為一名詩人,真是善性的教育,人文的引導,相信詩人心中一定七分感恩。 <花舞鶴>寫的是溪頭,「九月的溪頭才開始深濃,滿山秋葉中,清冽」最終句點出了詩題的意象,「看:花葉紛紛的飛舞啊,一隻隻能叫的折翼之鶴啊」把台灣風光用鶴的影像來輕描淡寫,實在是點出了洗頭楓紅九月的燦爛,似火焰般憂鬱,「天光自林隙漏下,淡青色的音符,谷風慢慢的凝聚,迴盪」這句寫得很巧妙,又似日本三弦琴的演奏音符,很有古老情調的呈現,表現出日據時代的景像。 <山景>寫半山涼亭,時間是在清晨霧色仍濃的林間,沁涼的曦光,燦然如漏「一只白鷺牧?也似的飄過山頭,酣睡的大地,正緩緩後更生」之後接到雲空漸藍,天亮了,鳥叫有致的起落,一條彎曲的山路走到盡頭,小小涼亭出現,雖已有若干斑剝,仍然硬朗空挺,這風光的主角是山中涼亭,猶如一個地標一樣的指引著爬山的山客們,向他們招手。   <鶴舞花>名字很像日式插花之花道,是觀看日本電影的感想,京都的古唐風,不同於<花舞鶴>但是比較這兩首詩,它們的情感是肖似的,摩擬的古趣,而最後點出「一隻白鶴,不可思議之美的迎風,舞起滿天繽紛的落紅」有著日蓮正宗的道義,不知<鱒魚>為何片,但是實詩也可以得到一種觀感,那就是仙鶴之於日本的形義是無法以其它任何東西取代的。   <冬日懷人>書寫南台灣風情,如橫塘、漁舟、桃林、禾舍、遠山、紅帽釣者。黃昏的南台灣是霞光流影的,風一吹來,「桃林媚然如描」,「空無的扁舟極得意」雖然溫馨而明媚,但紅帽釣者不知去向,一憾也。接下來是<池畔口拈>,書寫著風中之花,飄落像一次緣,意憐憐而思惘惘,陰陽兩界的各種神明,看著詩人了然的來,將摘月而去,真是悠然之情表露無遺啊!這首詩是在寫對月而思的情意,在井中的風中之花即是明月,而欲摘井中之月的詩人,其有赤子之心,不知如何才能摘得美月,在手中把玩,欣賞。所以這是首比喻和抽象的詩,意不在取月,而是賞月。   <南國風情畫>寫古代的倪瓚,好像他的書畫呈現出夕陽下山腳的柳林中,一彎溪水繞過,白髮掌櫃守著一間小酒舖,幾位客人上門吃小菜,道路旁的杏花約約撩人,這民間山水有如鳥語的人談之語,青翠的新醇酒,送來夏日的木葉香,令人銷魂,而遠山外的炊煙,一升,其狀也似雲林畫中的山水,雲林正是倪瓚的名字,這山水還真入世,一點也不脫俗。這些句子的靈感,來自武俠小說作者古龍的書<劍花煙雨江南>,是我没看的一本,但是我也喜歡古龍的其它作品,看得出武俠中有情有愛的描摩,是如此的雅趣。   <遊湖記>書寫的是詩人遊碧湖的情緒,在暮春,有時蟲叫庭下,竟不住蟬鳥叫?的溪戀,而在家中心卻已飛向湖畔,沿溪,漫步,無所思的悠哉,白雲,稻穗,喇吧花,天然景致真好,山角處有三五小孩嬉戲,釣魚,「穿過一條淹没小徑,湖畔的垂柳豁然風華數里,夕照的湖光韻致,三五白鷺昂然兀去」筆者親遊幾趟碧湖,所觀察到的亦如詩人所言,風光旖旎怡人,雖屬十丈紅塵之一部份,卻也是好一個避世的清幽所在,這碧湖的波光在雨中更是波光粼粼,美不勝收盡在眼底,所以詩人不某「仰天大笑,以表?狂」真是自在其中啊!   <春遊>寫的是聯合報南園,特地為已故的報社社長而蓋的園林,也是墓園,雕樓畫棟的景色,加上年者曾遊一遍有導遊解說典故,更加好玩,而詩人應廬弦之遊去玩賞,而作此詩,讀來更有種重遊舊地之感想,「九轉的小徑止於春寒的驚蟄日,相對於紅塵中的一口濁氣,負手此間,微雨山莊的韻緻,著實可品!」這段詩句寫得真棒,將南園的豪華描寫出來,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築,「長廊幾折而後道幽,俯仰,青山可抌,有人就此一路拾夢而去,或登樓賞梅,或坐擁得生半月的快意!」「多少曲水流觴的感概正濃,一席清歌未了,何時君再來?」這些富麗堂皇的字眼,一一道出了此雅園的雕琢再三,真的是令人膛目結舌。   <初遊花博>寫的是花博舉辦期間詩人遊園之心得感想,當天「雨意綿綿,半月秋陽」,詩人也去觀賞了「故事館」「迎客坊」和「爭豔館」以及「裏生方舟」,其中的時尚和奢華佈置,令人流運不已,相信詩人跟年者一樣,都是懷抱著新寄的新鮮感而著名前去的,此次盛會至今雖然徒留一些建築物之外,再次前往的心情更是難以言喻,只希望當時的遊興不憾於心,念念都是花之島嶼的光耀美名。   第十二卷<懷古>同名首詩書寫的是「好風如水」,從田園南風中歸來,藏青的背心之罔然,凝定,如徐徐煙消的晚春,這首詩寫得空靈,然而<空山記>則更加空靈,詩人還為此詩請好友支峰題了一幅圖畫,詩中寫道「山人,此時靜默如曠古之靜默,窗前冷簷終宵有無音之滴落」淡月升起,山外是一片孤絶林叢,「山人,你淡薄的志趣,你不語的情懷,可似門外,那泓清淺的潺潺溪水」空山間間山人,此情網真的動人,山居之人那裏要人來問答,他只要守在空靈的山中修身養性就好了。   <清談之外>寫的是在午後盤坐,以心交心的談與並不是真的攀談,而是虛無之間的互相分享心事,「若有了悟」,「亦人生一樂也」是取自古書,這首詩將清淡的雅趣寫得如此芬芳,文人雅士偏好清談,筆者也曾親自上詩人之門求教,詩人不吝於訓教,而說了不少至理名言,至今筆者我仍心存感謝,因為清談是有志向的言語,不是打發時光的遊戲,所以至今仍對那席訓話若有所感,而記憶猶新,快活。接下來,<邀請>寫的正是詩人喜歡和友人在家中聚談,交心,分享家中的新詩,好茶,鮮果,「浮生幾何?」「自當偷閑半日,快意清談,盖興乎來!」正是此意。   詩人的作品中有書畫山水之情態,最好的一首,也就是得過中國時報文學獎的<坐看雲起時>這首詩曾有人解析過,闡述得非常高妙,有佛七寶之境界,我試著收集跟詩人有關的詩評,但是他不太捨得割愛,我只好就著記憶,重新再分析一遍,畢竟這樣也比較有誠意,於是我把此詩賞析如下列: 正當詩人看見雲起不禁痴了,此乃假和合之開悟,因為雲乃是大氣的聚合分散之變化,是無常的,正如詩人忘了「此身已非我」,已經看透了無我的境涯,雲的千變萬化令人著迷痴狂,正因為月亮的皎美,使得入夜後的雲更逸出高遠高深的僧侶味,琉璃窗指的可能似琉璃光如來的國界,有一室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首詩根本上是一首療癒系的詩,可以見證藥師王即文殊師利法王子的法力,在雲起的刹那,正是日出月落的時分,人們依晨月而作息,如此的生命,正似雲的起落,無常又有常,只有佛法似雲朵給我們坐看雲起的契機,每次觀之就有無限的領悟,這不正如服了心之藥物一樣健康嗎?   <行到水窮處>是觀畫的心得,這幅畫好像一幅動畫,「水仍白潺潺,那人悄然下了船,前方,方角亭捎挑著盈眼秋意,層層峰巒,盡是蒼綠詩句」,山腳處有三五人家,有古字斑剝,有山頂雪跡,有一條瀑布自古代龍盤而來,(古人稱瀑布為瓏),「那人忽然停下腳步,水聲涓涓,清瘦的面容,側身作勢的泛起一抹漸漸光潔的美意」,這山泉的美妙如同一幅山水畫的動感,瀑布一直流動著,畫中之人可是觀畫之人的自擬,有趣的意境令人再三欣賞品味。   <山色有無中>取景在借,書寫了「大氣清涼」,因為「薄薄的雨意沾衣,有一抹神氣宛然的微醺」「冷泉起自心潭,咻咻的谷風崎嶺而上,與松韻合:煙迷的野趣,風月,可人」每日爬著這山色「輕身健步的登臨」「此樂非但忘貧」「俯首來時,一階階青黛的山色,有無中」,此詩的詩意非常泠然巧妙!回首再看山色的青黛色,有無之中竟是記憶裏的彷徨。這句是出自王維詩「江海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拯於工筆畫的王維將山水畫得峻浩十足,想必有其用意。   <李名業報>引自清人張潮的<幽夢影>中之名句,「花不可無蝶,石不可無苔」「喬木不可無藤羅」「人,不可無情,無欲,無癖」,這乃是仿效張潮的句型而自創的詩句,有意義的是「一切有為法,佛曰:業報亦如雹」,即為「一切有為法,如雹亦如露」,寺名業報寺,其實是詩人之取命借用意象而已,並無此名之寺廟。同樣的,最後一首<雪日聽歌>是在寺中僧奉茶而退,一種假想的詩句,並不是真的來到古刹,而是心目中的性靈之寺,「晚鐘沈沈,香積廚飄來了粥米飯的芳香」,緣自古龍的<英雄無淚>作品中的數句,令人深感古意婆娑,「歌聲戛然斷絶」重覆兩次,「一座皆驚」,唯「你仍白肅容端坐」、「久久,一如茶不知何時冷,雪不知何時止,月不知何時升」「不知如何」你「閃過一條條模糊淚影」自是如此的幽懷古情,令讀詩者慟然,因為身為僧者的聽經頌經如歌,讓人聽出了出世間的蒼桑和蒼涼,所以動容。   不知為何,詩人楊平的詩詞總能令人感動,那懷古思情的寸寸心念,不斷的在輪迴中啟動自在。(完) 2014年7月中/ 覺照叢林的美學欣賞/吳菀菱(評空山靈雨) 知道楊平詩人的空山靈雨詩集,共累積刪增改版四本,一本寫得比一本厚且好,猶如覺察之心眼的開闊,充滿古典浪漫之逐漸入世修行,詩句的美學要數第四本最為優秀且感性,非常成熟的古文修辭之新創,充斥著每一首詩的內裡,猶有文學素養的深沈度,以及佛禪的素雅留念,例如<聽經之外>一首詩,道盡了輪迴的苦楚與牆外聽經的隨緣,使得千年的絶情花(或許指的是比丘尼)斷腸之餘尚留有一顆素心,在佛法的戒律內外(徘徊又徘徊)的修掇耳根,聽經之人的流連忘返似乎是為了聽弦外之音的不捨機緣之索求,為了聽得一些專門為他而說的法話而執著。而那條陰魂不散或又穿著投胎的瘦傻影子,好比是一隻在尼泊爾法門內外聽經的狗,也具有成佛得道的一種潛力。(不止千年了),多少成佛的人,十道中人,有誰不想從笑語中悟道?只不過詩人東西方文學宗教兼修,內外二道都學,所以比別人更能夠悟知法門的道理,聰慧過人之詩心,自有一份謙遜而內歛的精神,而第一章流光取名為此是由於具有時空感之故,今是昔非的感覺,紛紛入詩,產生古今互相映照之唯美與美學,在文學修辭上不借注入了詩人的事喻,也增添了閱讀書香的深層感想。 從<紅塵>序言參透一老一少對凡塵中即化喻城的思想看來,詩人將詩歌化作修道的借果,假父學為哲學來利用、應用,例如<好無由來>一篇寫的<紅樓夢>中的兩塊玉,賈寶玉「一個在壓箱的線裝書裏」和林黛玉「一個何似一池綿鯉繞著假山」,所以才有翠翠這個假名丫鬟的叫喚聲,擬作某種園林之幽靜美妙的譬喻,其實身在園林本就快樂浪漫,哪兒來的就順事可想,只不過人事諍爭使人不平靜而已,大觀園的風雨變色,自是莊子這殺妻的冤家所入侵,正意味著黛玉的早死,而那道藍影又何以讓人知了(古代時值好無由來的初春)呢?其實<紅樓夢>中的假山水經過青衣作家之筆而誃解成哲學小說一部,多少點出了書中如神仙之鶯鶯燕燕竟根本是有此人之說。 詩人的詩每每與文學的思想,場景,領域有所相涉,乃文縐縐之士所欣羨的境界,如描寫紫藤廬一篇就道出了其內在機密,如裝飾的窗其實是用來貼海報的玻璃牆窗,而或生成臥之地乃是內部講堂的塌塌米上,那種聽演講的三昧,詩人所有作品都很少用“的”詞,頂多是用“之”來代替,遂有文言文之巧似風尚。 <心很潮>寫的是心中高低起伏的煩燥,浮燥而不能平靜的心境,三段有些各自對仗,或三字、四字,或二字,表現出外在景物反映心理內在的譬喻法,好似為賦新詞而強說愁的語境,其中提到新荷與白衣,恰似一股清流的淪落,出污泥而不染的出世間法,姣好而妙美,觀詩人之所有古典詩,彷彿跟王靜安先生所著的<人間詞話>中,對「境界」提出的說明有所應用呼應,如「造境」、「寫境」、「主觀」、「客觀」、「有我」、「無我」、「理想」、「寫實」等?種,(王四維及其文學批評,葉嘉瑩著)如<一曲流光韻未了>一詩,寫出了市井小民的面目,正是詩人對我說過,如何將各個人民的面貌經由書寫,描繪出他們的真實面貌而詡詡如生的呈現之問題,這個提問令我思考甚深,這個文學寫實的問題在詩學中没有,但是在小說中卻是重要課題,說明了詩人對體裁運用于人物,事物上頭的功能優劣,有著相當的理解與探索。詩人也兼顧了王靜安先生的理性的可信,與感性的可愛,用幾個簡單俐落的字就將六名生民描寫得清楚面目,(下棋高士、散髮書生、四海說書人、泥腿漢子、公子爺、少年看官),果真是維妙維肖的白描手法,教人佩服那來自古朝代的想像力。 <絶美的夜就此>寫的是詩人的浪漫愛情,有一天終於再見面的情境,泡鴛鴦茶給有情人,素心人來訪使得詩人種植的桃花綻放了,聲聲感嘆之中「令我思兮」三世真已模粘?嗎?緣份好像隔窗的風景「雲密月隱燕音姿」正似陰陽分離的有情人,讓他「魂牽九轉兮一朝相遇」,而心生寂寞和悵惘,因為不知有情人會否再訪,但在夜裏,素心人卻來圓了一場愛情,(絶美的夜就此悄然、悄悄然)此詩描寫詩人的夢中情人終于到來,給了他心中不勝唏噓的情緒,哀嘆無法花好月圓的相處,但是由於素心人來,不忮不求的戀情因而彷彿發生,詩人寫下此詩以紀念,那名心目中的完美戀人,癡情之至令人讚嘆。 楊平詩人原名楊濟平,父親楊一峰是著名文人而莫渝為友,為了抒情的溫情和友情而書寫,出版了一套詩書,被詩人用木架裝潢而供養詩書於其上,真是用心細膩,而詩人楊平書出於藍而勝於藍,在詩壇上以新古典派的風格聞名,年紀輕輕就寫就<空山靈雨>第一版,由周夢蝶詩人題書名而出版,之後轉向後現代的西洋風,存在系列的網路詩集共22本,試論其中購得之幾本,大約如下內容:(略,見<直言不諱的詩學素養-論楊平的詩集>論文) 回到<空山靈雨>第四版中的<午夜觀佛朗明哥之卡門>詩作,無非是把卡門同音於英文發音的業障(KARMA)幻想成是一場激情的西班牙舞,集東西方風情而大成,分為第一和第二段落而書寫,結論是(生命啊原是可以這般發出光的),轉景成識或智,可以參透輪迴的要義,這是佛教信仰之因果論。 關於詩集名稱,所謂空山,即北宋蘇軾所寫的<醉翁操>:「琅然清圜誰彈,響空山無言」正是空靈的山和空靈的雨,皆是心靈上的山和雨,也可以是隱形的山水,這個書名,起自許地山的同名佛教散文集,自有一種佛法的修行說辭,但深藐不知其義的讀者,必須要深入研究方知真諦,詩人曾收藏一幅<空山記>的書畫,即是為了<空山記>這首詩而請書法家題字的裱褙字畫,放在客廳之一隅,典雅的氣氛充滿全家,居住在御湖世家的公寓的詩人,曾經遠離位於碧湖公園畔的住家,來到台中友人家休養生息,因為他生病了。最近訪問詩人家,看見書畫<空山記>和另一幅字畫被詩人賞評,只剩<清泉石山流>一幅字畫仍在,取而代之的一群小盆栽。 其實<空山記>詩寫在第四版的255頁,用臺山濯濯的山人意象,白描出一座空山的景緻,是如何的寂寥靜闐,如「曠古之靜默,無音之滴落,坐忘問升起淡日,一片孤絶林叢,雁鳥飛渡,千里迢迢,清音無限」,這些法法自行空的景象,以不語的山色即是空的高尚意境,關於靈雨二字,則有詩<雨後觀荷>和<雨日>兩首跟雨有關的題材,從雨聲觀想祥和輪迴七世的浪漫,可見詩人的新古典詩的內涵不脫佛禪的機趣,古人之中以李清照最擅長寫雨,「梧桐更兼細雨」而詩人筆下的情網則不同,寫的是令人潸然淚下的濃烈愛情以及一名掌燈的經學大儒的內心風景,如狂烈強雨一陣又一陣,描寫出其內心的澎湃洶湧,風動雲湧之後的雨,來勢洶洶的,無法防備,這樣的雨可是靠祈求頌經而得到以解旱災的呢?總之空山與靈雨有若仙境,無入而不自得的極樂世界一般,詩人春風化雨的用筆令人讚不絶口,除了編過<雙子星>和<創世紀>詩刊以外,尚得過數個重要詩獎,包括最富盛名的中時文學獎,實至名歸,故人心生敬畏之心情。 <我心如雪>的白像似佛教觀念中的「無染」、「無想」、「非非想」等,如白佛的法(種種憂煩想望漸漸消失於紛紛的白)而哀莫大於心死「以至一味的死白」,然而某慧資女子又一語驚人的說:「再次覆蓋了生命深層的能量」,雪積之後就是雪崩,此又道出佛法的「無情界」、「無心」,有一段白馬寺的傳奇,說明帝賜一隻背著經書的白馬一闖寺廟,而寶?門僧為其住持,但其形貌不揚卻會算卦,所以我認為詩人所指的白有一種苦力的感覺,而詩人正似那匹白馬,以謙遊之姿背負詩書的寫據與考究,而甘願並樂此不疲,有一種貢獻的成就,今年八月初,他又即將出版新的詩文集<記憶紋身>並為此舉辦簽名會,真是馬不停蹄的多產詩人,敬佩之。 筆者走了一趟陽明山遊園公車,才看到<究極之前>的境地,首句提到的遠山(也源自前世不可知的一次,孽),令我題了一曲「九彎八拐繞路行,小葉大葉暢快開,風吹草動深呼吸,雲霧縹緲眼貪歡」,詩人寫到「在一窗窗風景過去前,我坐看雲飛」這景象有如山上的雪霜雲壁,塊壘一般的壯麗,「妳歡喜的撿拾路上貝殼,想必天道不孤,而蓮花常開」作為終句,這情景猶若我曾夢見到陽明山沿途撿拾葉子的旅行,而蓮華自在心中常綻放,陽明之理學承至周敦頤的愛蓮說,是以天道不孤,這一次的知性之旅不僅再續興味而又去一趟,而且充滿了歡喜之心。這為詩寫的是平淡的悟道至高極之後,理想的詩韻片片,所謂「諸法因緣起,諸法因緣滅」,正如上山下山的不同。 當我寫伊媚兒問詩人他的詩作出自何家文字實學,他答道:「該說是古老而原初的,來自對美與聖魂的熱愛所致,文字表現的不僅是風格,還有感覺觀念與性情,寫久了,只要是真誠的書寫者,相信都能寫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趕赴一場不再開滿繁花的盛宴>中的等候呼喚,來自於千年前的因緣,才能在約期裏相見歡,但繁花已不再開,因為人老枯黃,卻無怨無尤,只因為有情人終將再次會面,若不珍惜的話,則以後豈不惘然,有心人留言要他等候,而天崩地裂,淚水也乾涸成黑石,這「椎心的封印」是指一聲「一定要等我啊」的耳語,不在乎「夢消風冷長夜漫漫幾度在狂亂的輪轉」只在乎永恆的愛,這愛的纏綿只能久久見一次,像牛郎織女的會面,所以寄赴盛宴的約定是很重要的承諾,這首詩寫得動人迷醉,續人心弦,或許就因為癡心的緣故,而去赴一場青春不再的約,像是黃昏之戀的約會。 <無處不是天涯>是以浪子的心態來寫的古典詩,詩人已憶不得自江南以來的輪迴,只記得湖畔柳蔭下的跚跚身影,那情人讓詩人相思如長堤,豈非白居易對湖對女妓的眷戀情懷,(閒愁依舊春雨猶濃),只有石橋邊的冷月依然照拂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正如「雄鳥來了又去,流雲隨風撕裂」浪子為了找尋情人而如(一縷簫音暗暗流轉不已),然而詩人已經領悟了流浪如雲在渡口和崙台,(門裡門外無處不是天涯)何必在乎鎖不鎖門,門內門外的風光一樣美好自在,即使「幾世輪迴早已模糊了」詩人仍兀自挺立的站在自己的崗位上,認真的書寫,流浪,只為了遇上一個熟悉的擦身而過的肩膀,投之以微笑。 <呼吸>寫的是數息法,「至萬光年的歌與哭,只在一吞一吐間」。由於禪坐之鄉愁,「呼吸自有風生雲舞之律」,有如「山客吐納,煙隨影消」之氣,不僅「鳥兒鳴唱春梢」而且「四季流轉出更奐新的美姿」這是大自然的婉轉與美妙,吸引著詩人的呼息,但他自謙「惟小鼻小眼的我輩」因禍及七十個七世夫妻的誓言而「臉色倉皇的一嘆」於是世界有如「停止呼吸」鳴然歇止了數息的秩序,這表現出僧者之大我與眾生之小我,兩者之間猶如呼與吸的互相搭配,巧則成順氣,不巧則成逆氣,迲至呼吸停止。 <花名怦然>寫出了賞花而怦然心動的感想,一朵春日落花在影子上貼近水面的「雲遊需通雲幻」並且有「同溫層的氣氛香輕輕凜開了」是多麼的清芬啊!不只寫出了古典美學及其凋謝,也呼應了提兒的淍落詩的意涵,前者是化作花痕而悲慘的遺失在草叢裏,歷經十里挑塚的紅塵私語,後者則是千年追尋的狂奔只為對視而怦然心動,花開花榭說的都是面對女子、女性、女人三種的心情,有了怦然就足以代表曾經愛過,只不過如今已成墓碑,詩中祭祀這朵曾賞心悅目的花兒,不管是定言或預言,同樣都對花兒來說,值得活一遭。 在農曆七夕情人節這天賞析<飛舞>詩一首,感覺相當情緒高亢,快樂,「千年前的呼喚」終於卸下包絥,再度感受暢快,詩人邀請所有讀詩人「且以一羽之輕盈」墊起腳尖來和窗外的精雪種半子,待風起而欣然飛舞,這代表著下種的時光是美好的,必然會種瓜得瓜的,獲得美好的果實,而如此飛揚的心情反映出佛種下植時充滿自信會得到功德的情懷,例如「馨香」「無邊際」「海望夢想愛戀」等詞彙,充滿了許多正面的期許,比方說種下愛和希望會得到被愛和理想實現的結果,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四顧茫茫>就詩題而言,徬徨和徘徊寫得相當妙,更別提內容的故弄玄虛,就在此時聽一曲黃齡的歌,唱著「你不在我不在誰還會在」,如此是「黯然的月光」將日益僵冷的大地封塵,而歲月斑剝,第一段寫的是黃昏入地平線的浪漫,第二段則描述大水淹没「半山彎前的最後一道石階」而且「夢中的浮影依然迴旋不已」,一顆心在走或留之間恍惚忐忑,於是回顧昏茫,這裏的半山即是假山水,是心靈上的風景堆砌,是一種情感的盲然渡口,不知道要不要將感情放下的詩人,而?影代表的正是詩人的自我中心,為了客觀而把風光著遲看作是一種相顧兩茫茫的光景,實在是不勝唏噓,没有春花秋月就進入年老,想要看個清楚怎麼回事,卻老眼昏花,看不透人生的愛戀憎痴等選擇題,在<特別>專輯終曲唱著「相逢斜陽外」的結尾,或許正似詩人所期盼的結局現場和處境,相信詩人的品格是很高尚的。 仔細探求<雪香之外>的真義,發覺它不易懂,就在此刻上臉書看到一名暱稱為香雪詩心的詩人,寫了詞如下「十分素魄偏向西,七夕傍晚總細雨,知是離人銀河淚,千言萬語短短今,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順亦禪,逆亦禪,內淨慎毒自天然」,意思是說有智慧的人任意一頓飯也能成修持,没智慧的人不管修多殊勝的法依然會墮落,暫時解開了一點謎底,如此這般的冰清玉潔,為的都是成道,雪國的長夜漫漫!如織如詩,教人牽腸掛肚的,此詩<雪香之外>吟唱的是太陽遲遲不升起的北國中,「光影糾結與喟嘆」、「繞著蜂鳴的樹下呢喃」、「湖畔流金的甜膩」,這些相思冥想卻被「左手覓牽著右手」、「兩水洗刷心窗」,連「廊外的鳥雀也停止了默禱」,這些意象是闐謐的,互相纏綣的畫面,以及沈默的情節,唯「散淨餘香的杯底」「漸形模糊」的人影浮現了,情人「孤冷的背影」,以及詩人四十五度的「?漸蕭怨的眼神」,寫得多麼的纏綿,絲絲入口啊!分別之後的餘香是雪是冰,是冷冷的吟味,然而一顆心卻是熱的。 第二段寫出了過客的透徹,或許是「最為奢靡的旅姿」,而戀欲被詩人藏在森林中,找不到入口的鑰匙,十指間的流沙浪人心碎於時光的匆忙,不久枯葉自燃而將裸女的恍惚美麗之縱身焚燒殆盡,化為雪香,此處的「釀造一季絶美的雪香」或者指的是殉身於大白法,真正的純潔美妙之諦,第三段落描寫時光和女體的香消玉隕,化火為雪的香味,好似一場告別式的火化儀式,浴火重生之光芒。 詩人能詩詞的美感用欣賞和剖析的角度來完成,每一首都是精品,是心境的書寫與記錄,也是一種文學情調的創造,充滿了流暢的美學語法,以及對愛情的怔忡與緬懷,詩人的情感豐富,對逝去的愛戀具足了個人的傷感思緒,總像是林黛玉葬花一樣,既軟弱又精明的看清失落的哀悼,曾經的美好,歌吟風月的詩人其實是為詩詞的體裁而發揮詩題,並不一定是為愁善感而因置之作。 <也是惘然>又掉落心的底端,因為詩人的愛怨,使他寫下寂寥的文詞,筆下的男女都有古典意趣,由描白的方式去描述這些小人物遂有了非常風情的形象,他不只是寫自己心中的景色,也寫外觀的大自然,合而為成一幅又一幅的詩情畫意的素描畫,詩人的<也是惘然>有點悲歡,與行人錯肩而過,一句「結舌莞爾」或是「手機的召述驚愕」思想到此,夜晚過去的「春去秋來」又謠傳而起,這首詩道出對過往的念舊,即使都已成為過去,但是都存在腦子內了,雖然曾經擁有,但現在是惘然,無常的情景,所有的美妙都化作現在科技和仿古風景,真是令人動容的勾勒,空山靈雨可以是一種前期的浪漫,再三改版成為華美盛開的花園,書中所記載的都是絶對美感的抒發,只寫有情人來關懷就像贈與父母一樣的慎重,同樣的真摯感人。 <夜聽蔡琴老歌有感>這首詩讓我上youtube去聽蔡琴的民歌,真的很深刻,很柔情,有隔世相思的透明感,文書氣息的歌詞如<不了情>和<恰似你的溫柔>的吟味,都讓人憶起愛情的片刻,那種不可言喻的沈迷沈醉,金迷紙醉的「金粉時代」飄來的懷舊滋味,詩人讚嘆蔡琴是「咖啡椅上的一吋吋華美」、「半牆胭脂」、「上海灘的風華依舊」風情萬種的歌喉搭配著音樂和歌詞,勾起人們無限的惆悵與感動,引人遐思疊疊。 縱觀以上第一章篇的內容與詞令,概出於靈感的想像,也把詩人的心理放進詩的局部,咏唱出他對情人辜負他的一番心酸,詩人含情默默的筆,都在追憶逝去的愛情,但他的得失心早已化作美麗的詩篇,以作為紀念。談到詩人的古典新詩,其字辭的攫獵和捕獲,皆出自一顆傳統而高尚的心,對於詩文學的推崇與敬業,讓人欣佩,也令人賞味到人我合一的靈魂,在俗世中的超脫和同在,有了景緻的抒臆,還更加有一双詩人旁觀的詩心在審視與修正,四度修改增刪的版本的<空山靈語>詩集,每一本都有絶對的獨特,值得品味的風格。這四版分別代表詩人的蛻變進程,求新求變的跟上現代社會的腳步開拓詩集一成不變的悠然風景,愈來愈具有語彙文字的專精美學,與詩藝的美感,透過賞析,我讀出了輕巧字句底下的秘義,那是詩人本身即有的機密。 李心銘在<李後主詞的通感意象>中提到:「文學美」的創造過程,最直接可觀察到的是文字之美,也是文學的重要特質,文字之美其實是一種雙重自由的反映,一方面反映作者駕馭語言的自由,另一方面則將駕馭語言的自由,加諸題材而處理成作品「內容」之際,作者超越題材所代表「情境」的心靈自由。」(page 7)且用地水火風空來統計上述的詩詞:(略) 像詩人如此植善根和德根,大體上把此種品格直接表現在詩歌中,藉由風花雪月來志抒詩情之縹然虛無,即是佛家的空空如也之意義,紅塵的凡事都是虛有的,假造的因緣,屢出所意的文筆,造出五蘊皆空的真理意涵。所謂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而四大皆空則為地水火風,詩人用筆柔和,捕捉到人事物之溫順面目,接近佛學的旨趣而不自知。所以第二章清風徐徐唱和,仍然細細品味其內容如下: <所以詩傳承了>此詩令我想到昨天(8月10日)下午四點在碧湖畔詩人所舉行的<記憶紋身>新書發表會,在王文?藝術家所建立竹屋建築內舉辦,會中有歌有舞有誦詩,熱鬧而精采,在詩情畫意的環境中,與會者感受到詩人的真性情,正應驗了「多少文字閃爍成叮噹的音符」以及「花雨繽紛的落入無邊紅塵」的現場情境,下了一陣雨,大家在雨後留影,而詩人鏗鏘有力的誦詩之聲音則有如「望空長嘯/一肚子的不合時宜隨著醺然加深的快意/散入/九天雲霄」終於「天地動容,所以詩傳承了」「驚世未竟的傳說啊」,讀此詩就有如進入新書發表會的氛圍,整個詩興大發的時光就此完美告終。 第四版的空山靈語比第三版要如詩如畫而柔情化,無疑是一種文字的昇華,情感的凝練使然,這樣的文學修養乃是多年閱覽和吸收之修為所陶成,嗜讀武俠、新詩、文學史的詩人,有著一片清心寡慾的寂寞,這正是雙子座的向來個性,經常處於落寞心情的詩人,不諱言他就好比是個世俗裏的哲學家,對於色受想行識有著自己的堅持見解,認為愛與圓融是影那即永恆。是機緣之下的遇見與相逢,關懷與照料,從文學批評的角度來看,詩人有著素雅的偏好,喜歡音樂、書法、藝術和文學,所結交之士也莫不是出於此道藝者,然而他交朋友是用真心來搏感情,不要虛情和假意的交往,才能一片冰心的持續生活在以詩詞豢養而成的日子裏,活像個當代的古人,傲然不屈的書寫,秉持平心靜氣之思慮來觀察這個社會。 <在一幅長卷的山水畫軸裏>寫的是漫遊於畫中的遐想,彷彿行走在「涓涓溪水伴著透天林光」之中,和「谷中鳥雀諦聽」「古典天地裏獨有的寧靜」,鳥鳴充滿林間,雖嘈嘈而卻更顯得林間的闐靜,然後詩人的感想是「寧靜中來自記憶深處的淡憂鬱芬芳」,也就是芬多精的洗禮與散佈各地,吸呼著香氛的感動,遊歷畫軸中風光旖旎的心情是舒坦的,有如一名悠哉於書法畫作中的畫家,繪出心目中賞心悅目的景觀,而渾然自得的那種比喻,就好像筆下的世界是在抒發胸臆間的山水,完全的沈浸其中,釋放心境,而且「風起時」畫作中的光景就更為自然而令人欣喜了,猶若風吹草動之氣氛,拂面而來之態勢,所以「諸多的過往、情態、伴著山腰雲煙」心中有一個倩影「徐徐隱動的飄來逸去」這個影子是虛擬的古典風情,是假想在畫軸中增添一個人影的風韻,這首詩除了舌根之外其餘眼耳鼻口身五根均具備。眼見月色清華,耳聽涓涓溪水,鼻聞芬芳,口含笑,身伴著琴韻起舞。 <在靜謐中聆聽夜的聲音>靈感取自網路詩句,但卻更賦有新意,令人驚豔之句,這首詩的詩意是勵志的,「讓過去的過去,消散的消散」詩人引導讀者「不必為昨日哭泣」而更甚者「也不必在意牆外的路燈為何黯然」這幾句耳語的勸說原是來自於雨夜的風景之緣起,月亮站在春夜空的崗位上,「偶然映出一抺淡綠月影」,這淡綠色緣於庭前花木染濕了窗沿的綠痕,「原是宇宙心中的一點孤寂」指的是這明月的魅力所致,那陰涼的「一抹溫柔」來自於聆聽夜的聲音,好似「淡香茉莉悄悄傳述著紅塵的哀愁」,即使隨手摘下一片茉莉的枯葉,也會使人憶起邊緣遠處有人在吟唱的彷彿,如此朦朧深情的夜裏,無聲勝有聲的羅蔓蒂克,運用陰陽掩映,聲音有無的對比,來透露出有情無情的思念,只覺得這種對月亮的讚嘆十分袖真而拘謹,詩人之心如宇宙感,包括銀河和太陽系,都一同為柔情的月而感慟不已。在雨夜裏即使看不清楚月影,月亮仍然是此刻世界裏的崇高皇后,黑暗中的光源,還是由於陰鬱的離情,才使人心悽悽焉。 <詩魂從來不曾死亡>是一首與網上詩友樂觀互相唱和徐志摩的詩,名為你始終想飛,源自於徐志摩的散文集<想飛>,這是一本讚送拜侖等多位文學家詩家的深邃散文書,非常雅緻精巧的印行本,徐詩人有如接受間接的頌詩,他像雙翼的飛機,飛成了更形壯闊的天地雲彩,「蒼涼的是夢,燃燒的是心」雖死名猶存,且如一尊石佛一樣坐成了盛名,在天空「大塊胸前」「俯仰古今」,詩人將徐志摩形容成一片雲,永駐於晴空中,不曾死亡,「輕輕的我來了,正如我輕輕的走,不帶走一片雲彩」是名句,詩人之行誼發人深醒,面對前輩詩人的成就,從容不迫。 接下來的詠月詩更深奧,名為<醉月>,副標為<幽影錄:醉月宜對韻人>,是對應網路詩友之作,月亮的晶螢剔透容易被視為陰性之美,月娘即為嫦娥,將月神擬人化的賞析方式有點宗教的興味,正如「遠方有夢,湖上有路」,月亮如「淺藍色的蕭聲」排雲而來,使憂傷的淚水夾雜著希望與銷魂的愛情,寫盡陰性的軟弱,與黑暗天空中的一片光照,等於是希望之神燈,月圓也是吉祥團圓的預兆與良辰吉時,也是西洋傳說狼人狼女發作的時候,但此詩怎不在此,醉翁之意不在此,「曲曲飛觴之後,身單影瘦的憂傷有誰知呢?」而「銀河已慵懶,抱緊了亞熱帶之夏的重重釀然後,我在那裡?」這樣的迷惘實在是一個醉字可解釋的情感?單獨一身的孤寂問天上的水月身在何處。 <草堂觀魚>的淵源是詩人到台中一間草堂遊歷的心得,「悠然擺盪的不僅是一顆無為的心」, 一顆平靜而與世無爭的心,從「清蔭盡處的市聲,遠若久寐後,隨風飄落的半頁往事」來到草堂方自解憂愁而「淡淡憂思方自眉梢漫開」表示出草堂的陳設具有東方美感,令人樂不思蜀,在此美景之下,人我不僅鬆弛了緊繃的心,也使得思緒漫逸而開,不再憂懷過去的往事。想必詩人是多感於過往事故的,一時能讓他忘懷回憶的正是草堂中「日陽瞬間交錯底穿過百十重綠柳迴廊」有如紅樓夢園林的穿堂迴廊那般的譬喻,而其實他或許是在描述水藻間的魚兒之自得其樂,或許是雙關語,總之具有一種雅緻,詩人試作一厥詩詞「靜聽水中音,閒臥天外雲」真是貼切極了。 用<心經>題名來靜心,則「自在的是心」、「或流轉於雲空,或觀照著大千」,好比是柔性小旦的台詞,訴說著造法,祈禱之語,經書的清香飄揚在滾滾的紅塵人世之中,「所有的悲歡夢景,得失」全都卸下防線和心防,而自在莞爾,「滄海一樂的生涯,不過是一串失喑的泡沫」這句不只道出一眼龜遇上浮木的珍貴,也說出「如夢幻泡影」的感覺,即使「存在的是錯肩一瞥,回眸一笑,是褪色經書上的那抹若有無的清芬」此句道出了因緣也要「盡信書不如無書」完全要放入真情意,去悟因果,否則心經也會褪去色彩而落漆,成為若有似無的存在,而心經旨在修心之五蘊,貴在實踐,所以一心之尊貴無非是因為心經之教誨而令人入其道法。 <涅槃之前>是展現「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真我,特別是「流水日夜拂摩出頑石的清潤」與「一顆迷惘的心」各自代表常樂我淨和無明的交錯,「萬千紋理」的風景和「林間小徑」都是山中「以千姿百樣的空?」清明的存在的大自然,也可以說是覺照叢林的清明,各人各就各位,心就在那兒,這是在說明生死無懼無畏的順其自然,以及能達到解脫涅槃的之前,活著是很重要的無常無我,由於生命之間的距離,没有人可以參透他人的涅槃,只有自己能摸索自己的生死即涅槃之道理。 <詩贈李亂>寫得素淨清雅而餘韻猶存,完全没有字跡亂七八糟或剪不斷理還亂的意味或指涉,而是山、水、四月各自就位,在香墨和水肆之間「坐懷不亂」,這位書法家兼刻印家住在日月潭附近,以書法著稱,詩人與他有點交情,所以寫時贈之,「花落道旁,魚入曖中」寫的是太陽夕照入於湖心的情景,「星子與夢想各自恬然墜入了寂靜潭心」,這種比喻十分高妙!展現出夜的來臨與夢想成真的雙關語,書法家的境界是「無視紅塵,無語山泉」的形容,「且輕輕卸下半滄桑的俗慮」,把書法家的心境描寫似出於污泥而不染的蓮花般,實在是一種抬舉,這位書法家目前正在展出他的作品于藝廊,有名號有來歷,是一位清新脫俗的書法技藝中人,令人欽佩,其字法龍飛鳳舞,瀟灑自如,自成一格並經常自幼就得獎,早慧。看完這首詩,加上<如何寫書法>這本書的坐鎮,使我拿出了多年來私藏的書法道具及行頭,忍不住題了一款五言律詩。 <醺然醉藍山>係喜得楊大嫂調製藍山咖啡有感,詩人將藍山形容成是「千古的山,堅持,類似藍調的沈默」,他雖然把咖啡的品牌與源起之地幻化成抽象的山水,卻不喝而聞著那咖啡香醇味,並且相信跟楊大嫂的因緣不淺,「久違的前世」、「久違的馨香」那種彷若熟悉的感覺,將白衣的大嫂與黑影的座上客們相互對比,而終句取自陶淵明「悠然見南山」之諧音「藍山」,係指稱咖啡有如源出自風光勝地故作此詩句,「佇立窗明月,悠然見藍山」實有趣味也。詩人的某些詩作有啣接東方西方意味之旨趣,實為一種融合古今中外的技法,寫來得心應手,讓人覺得其深度不只如此而已。 <因為清風徐徐>詩贈兩名網路詩友,雖未曾謀面卻心有悽悽焉,而有詩一首互贈,詩人覺得在「時空長河」中何處不是家和淨土,何必他尋「銷魂的水域」和「亂顫的春心」都似「海市蜃樓中的風月」和「場作繭而眠的黃築小夢」,一切都是幻夢亂想,是不真實的念想,「人生何似曇花的開落」,有人渡江而來,有人狂歡而去,正「因為清風徐徐」,讓人心碎,所以「留下的淡淡香痕」、「隨著一碗入口即化的清涼飄滿,所有坐看花開雲遊的午後」,如此悠遊自在的心境,掌握了一個無事無爭的午后,閑閑喝茶看花的時辰,最是靜趣自得,這幾句靈感啟自兩名詩友的詩句,卻又有著自己獨立的思維和性靈,也就是說,詩人化他為自我的靈思,成為一首吟哦年歲的新詩,自在一如清風徐徐的狂歡,因有感於青春的消逝之詩而作了人生如曇花,六十年一甲子開花一次的有感而發之句,令人思及詩人之年齡也六十好幾了,所以有觀曇花歲月之觴逝之作詞,讓人頗有同感,有如人生六十證佛現地,詩人也看透了時光不再的無常,在人生當中仍依當下之自況來過日子,逍遙而自如的神情,源虛御風而行,如莊子的逍遙遊之作,是故清風徐徐無不逍遙自適也。 <花開了>這首詩書寫君子聞一朵白衣般的花香,若有「離離流轉的春意」,而「悠然拂動著一襲白衣」的花開時,「粉蝶自無處飛來」,相對於「小溪向雲鄉深處歌去」之水,這朵花的甘露如「一滴清圓」,「交映出無法言喻的三千之美」是意指三千之水只取一瓢的美感,雖是小花卻有著一念三千之美學與意境,詩人「欲負手朗吟什麼」但見字句自胸問出迎,向「翩翩天地」,「漫成了無息無邊無有古今的一抹美意」這朵白花綻放出的芬芳恰似一抹微笑,在蒼茫天地之間含笑著她?自潔白的清高,即使百花開放,怒放,或盛放,也取代不了她依然守著自我的尊嚴,像三千大千世界裏的一株心花怒放的蕊花,吸引著君子似粉蝶的魅力無邊,恍若甜蜜的賞花心情,悅目花開自有賞花人賞識,心馳神怡,只為了看花君子的知心而綻開,這是一種因為有人欣賞而多麼值得的一件事情,值得歡樂,正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及女為悅己者容的哲意代表了花開花謝皆自在的一線佛緣,有如大白蓮的清涼美好,大白法的清淨。 接下來兩者有感周夢蝶詩的小詩品,<氤氲花氣的驚痛>為其一,道出周夢蝶詩人有如某朵動靜皆宜的花或雲,就「坐在那裏」以「非想非非想」(取自無量義經之經文),「許是靜觀,許是聆聽」,周夢蝶好像「並與一聲滴漏」之雨,感到「天地自有到無的妙啊!」此處令人想到<法華經>中的「華法導雨」的句子,詩人形容周夢蝶的精神如「門外隱隱的氤氳花氣」兀自飄香的禪意,而周夢蝶詩人曾經于每個週五赴明星咖啡廳的詩論會之約,每每著藍衫出席,安靜的旁聽別的詩人高談闊論,「一條沈默又熟悉的藍影,或在某一時空,或於不同星期五」所訴的正是此習慣,而且由於周夢蝶詩人惜字如金,所以有「語言浮華且易滋生歧義」之句的引申,有如「無量刼的一株蒼翠藥樹,只因一句失言,白髮耿於冥想的,竟不能不是自殘的猛禽類」,周夢蝶對於失言的自責如此之深切殷殷,讓我們這些平凡人更加深自反省,失言的失誤,無非是一次無量刼的因由,也是墜入紅塵的禪門外驚痛之花香。 有感周夢蝶詩其二<流目哀愁>寫出了首句大哉問「不知生之初又源自幾度因果幾度因緣」這是在問輪迴之愛離苦的詢探,「夢或有長短,嘆息或有酸苦」但多少?下的林林總總之藥丸身後的麻木,「或已俱逝」,命運有如精神科看診的下場,豈是人們所要的無明結局,「在七情五蘊以前」儘管,「星子偶然失足,風月只管二馬」此處說的是生命的隨緣與認命,除了「落地窗外的那朵流雲」,「無視天地無常,不忍啞默的,飄然自在,流目卻一味哀怨」形容出周夢蝶詩人做人處事和倫理詩學之嚴肅的慣性態度,雖然身外有悲劇一般的貧瘠壓力,但是周夢蝶詩人的為人典範卻是詩壇佳話。今年馬年,周夢蠂詩人的仙逝,更是增添一番懷念的風氣,在文壇詩壇上,他的成就又豈只是一兩套詩集能聊完的。 <輕夜如秋>的第一句「一畦的夢田將蕪」中的「夢田」原本是一首傳唱流行的民歌,此詩覆唱出歌詞的類似意境,如「在思念中流浪的旅人啊,隨風吟唱出,紅塵所有的淚」,詩人意在指出「每個人心中一畝田」,「一個樹」是「所無的歌,今生的怨有多少,前世遙遙的許諾還要多上一握」所謂肥水不落外人田,所以田地將蕪,第二段寫的是「月瘦了,風急,煙雲漸漸自眼梢,冷消」呼應了「惟唇角的落寞,恰以這無語的輕夜,如秋」,這樣的寂寞令人酸楚,語句中透露出來的孤單孤獨,就好像是秋夜涼如水或著是天涼好個秋的感覺,非常清爽的天氣襲來,月亮皎潔的昇起,而唇角卻無語了,但這樣的月夜不一定是指涉秋天,而是巧落秋日之夜晚,撩人無奈之感。 <初雪覆松>的首段內容詩意高遠,清新脫俗,雖只有短短之句,「小園是古代的三弦琴,呼應著新月門外一句寂寞的詩」,寫出遺世獨居的詩人心聲,經常是面對著自己的影子,憑弔在書房內沈思靜坐,沈旬旬的陪著自己的空靈,透明而孤寂像一昇明月,多麼清靜古意的三味線彷彿彈奏著,乾淨的單音,第二段落「天地都已安眠,唯白衣的旅人盤膝,微醺對影」這種孤獨一人的體悟,近乎禪坐,使人心情靜寂清明而能夠思考哲學或美學的內涵,使詩作映照出禪門的道志。第三段落 「一縷青光映著滿座青花酒器」,有意加強「初雪覆松」中松柏長青意指去人長壽的模樣,這青色上面覆上了銀雪如髮,是指十八小青峰的年紀也如詩人一般,年屆五六十歲,「心蓮未開」則是指未證得法華利根,而不解因果蓮華之道理,「款款的是音未響,幢幢的半世紅塵啊!卻拯月蒼茫的,悄悄瘦成了一握,淡墨色水月」意味著老成瘦瘠如水勾又老花的年齡者,在半百紅塵中深沈的無奈,這意象在於描繪李峰的水月間工作室曾經存在的景況,相信即使遭祝融過,卻早存在於人世淨土之一隅,令人響往之。這首<初雪覆松>的句子取自李峰的<美麗與哀愁>詩作。 接下來的這首新譯古詞呼應了李白作詩的時空感,前面兩句,「夫天地者,萬物之道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名句則是<奧之細道>的序文,讀<新譯「春夜宴桃李園序」>是將天地乾坤化件「一首悲歌」而「萬物遙旅」則是「荒謬的冒險」,更增添了兩個名句的覆唱,只因時光珍貴所以勸人莫要浪費之,宴請的狂歡時刻卻令人想起了有關不要虛度光陰的警醒意義,詩人主張大好時光應該賞心悅目的度過,鋪設奢華的場景中,「舞也歡然,靜也入夢」「盛裝的星空下」「煙火人間何等亮麗」,這裏是在描寫「而源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是以「喧擾的紅塵仍需那一點,清明」,接下來的整個段落都在輝映李白的駢文,寫出宴會的美豔醉人之處,從「三月的煙嵐伴著離離花色,行步所至的此刻,無處不是隨雲的自在」,到了「流轉風中的詩興,桃李的清芬繚繞著我輩歡顏,成以後吟暢悵,或擊盤放歌」在在都是敍述「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乃至「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承接出一番浪漫天真的與會激情,多麼著迷。而且「坐擁春光饗宴於花間,拯月俯仰」詮釋了「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的情調,真是賞心悅目。 <晚來心自閒>出自蘇東坡的詩句,「晚來心自閒,能飲一杯無」放在結尾更有情趣和延伸的意味,新詩的第一段寫著「日作一山蟬鳴知了,今宵雨狂雁驚,一待明月,渡口的旅人,又不知南北西東?」寫的是流放自西湖到海南的命運,文人多被謫,所以與山水有緣親近,第二段落詩人寫自己對蘇東坡的身世之感慨,兩種心境自是不同,詩人的推敲與同情憐惜有如「落花也罷,飛霞也罷,總在某一月色如水的夜晚,總為了一縷忽隱忽閃的情光,若愁若喜」其實詩人只是擬想蘇東坡不得志的鬱鬱心思,不知會否寂寥如孤月,然而第三段寫「湖風冷冷,湖精靈寂寥不語」更道出了此湖非古湖的了然與失望,這一份思古憂情有知己相惜的感觸,因為文人?不能仲其志向,是多麼落寞的事啊! <詩與詩人的傳奇>是拜訪楊牧詩人之後的心得,詩人楊牧住在車水馬龍的地區住室,卻仍保有一顆寂靜的詩心,實為難得,「這就是詩」,詩人心底還未結合午後隙光,已自觸覺到這份跡近光明,微溫的美之奧祕,一條長街的氣質啊!」這是說一條街是可詮釋放美學的氣質的,更何況有詩人住居此地,更顯尊貴,第三段落,書寫詩人與楊牧的見甚歡,高談闊論的情景,詩心是守份的倒影,這是詩人楊牧的勸所有詩人的名句,詩人楊牧的詩句有如舞動的姿態,紅珊瑚騷動著詩與詩人的任務,有很多詩人們的街道都矮矮有名,楊牧則是在熱鬧中取其清靜,尤其是他寫的<奇萊前書>散文集,更道出了許多幼時的生活回憶,文章揮舞美妙,令人想一讀再讀。 第三篇章題名為<有贈:關于愛情>,寫的不外乎怨婦閨怨,不僅書寫類似著其母親早年守寡的心聲,也寫自己的戀情,因與配偶國學常識意見不合而離異的離愁,留下一男一女的詩人負起養育的責任,實在是不易之事,然而感情的懷念就是要從回憶中去尋找,詩人的怨氣大體上是因為婚姻不圓滿,雙方不能了解而來發生,婚姻才維持不到十年就勞燕分飛,英明而理智的男人,像晏殊會寫出閨怨的原因,是了解女人心,而詩人最隆重的一場戀情就是他的婚約,往往在語句中投射出對另一半的討價還價的情意惘然,心靈的情傷感歡愛都是生命中的一部份,如此深刻,令人動容,如今另一半仍為補習班國文老師,而詩人則堅持他的國學考察意見,兩人維持朋友關係,仍然互相往來。 談什麼濃情蜜意,都只是詩詞說說而已,其實夫妻彼此是怨懟的心態,這種糾纏會一直存在直到釋解為止,互相的相教為賓才是解開心結的好方法,這題詩詞提供了抒解離愁的管道,卻也看似男女之間那條不能跨越的心防,跟閨房室內的心理學有關,只有成人才懂,例如<歡情薄>的幽光和<恨離索>的黑眼睛,點出了明眸睿智的優點,但是絶大多數的句子都是愁恨情離的描述,表現出雙子座因為對方不愛他而恨仇很久的心態,以及類似古代哀傷女子的情愁,將房中的憂情比擬得恰當而要好,入骨心心相繫的愛語化作了幽愁哀怨的心聲,真是寫實極了。 <歡情薄>寫的是即使愛恨情仇也早已釋懷,「每個人都有屬於自身的愛戀,即令放浪奺嬈,飛花」就好比是色即是空一般,「露濃煙雨之夜,歌歡愉,夢消魂」,即使是空,也要執著的闖一遍才算存在啊!雖然事後藕斷絲連,但也值得人們去愛,放心大膽去愛出一個結果來,由於曲折,所以有句子如「霧」「怔忡」「參差翻舞」「過肩雲髮披亂」等。意境,實在是道出了愛過方知情濃的心聲,陶醉的過往愛意,竟然是敬致偶然的歇語,相信情人們一定是愛得如香消玉隕的情愫,才會有如此這般絲綢般的如花似玉之情愁。 <恨離索>則在書寫愛情的永恆,從灰濛到慷慨激昂,完全是因於相信「一滴露水」之歡的愛情,多麼珍貴的甘露,它蘊育了多情的人間之傳承與永續,問答之間傳遞出一種相信瞬間即永恆的真理,我們凡夫都該如此看待愛意才是,不可以任意的忽視之,以下是詩人最近的愛結歡語: 那天,也許果真如黃曆所載「不宜外出」,「不宜迎娶」,「不宜東方」,一通手機加上不信邪後,不知不覺就談到一般不談的,容易傷感情的話題。 友人放下手中指甲刀,字正腔緊的說:「現在的男人都希望女人說話溫柔點,對自己體貼點,長得漂亮點,身材好一點,經濟獨立點,工作好一點,持家賢慧點,對你的爹媽孝順點,對家中的兄弟姊妹親朋好友客氣點,日常一般的打理勤快點,最重要的,心地還得像對門傻大媽那般的純潔。」 「不該嗎?」 「可以,只不過,」友人翹起嘴來:「要求這麼多,可是因你帥得耀眼?讓人一見就心裏開花?還是對我好到獨一無二,無人可取代?或是在銀行給我存了七八位數?未來大半生保我不愁吃穿還帶每年出國玩樂一兩趟;如果什麼都没有,或是七折八扣什麼的,在我面前就給我乖乖低調點!」 「有道理,」我點點頭,看著她的下巴,嘆口息:「可這一來,以天下之大,就只有兩種人能對你低調了?」 「哦?」 「一是啥都没有的,一是五百年前承諾過愛你的,」 友人不語,我亦不語:「現代的男女情莫非就只得這兩種了嗎?」 各自望著窗外,東想西想怎麼想,心裡多少都有一些疼痛。 <夢境之門>又是見網友的詩作有感而發,但詩人想到的卻是崔渡的<題都城南莊>之詩,也可說是桃花詩,「一年過去了班駁的紋身不過是又一道的螺旋齒痕,我們仍在在虛實的阡陌間漂流」「??此身,誰是過客」「誰又不是過客」呢?這一段道出了時光之中的夢境讓人擬幻似真的感覺,在叢林、歲月、地圖、燈火之間漂流,夢囈何等浪漫的一扇門,打開了人我的意識,第二段落,則寫「惶迷的往自己遠,夢色下的燈火靜靜臥燻老了華顏,殘留的一捧清芬中,獨獨繚繞著一扇夢境之門」這扇門是通往放情獨歌的門,它「伴著一朵桃花,等妳出現,細品今世所有的柔情」,詩人窗外曾種植一株桃花樹,遲遲未開,直到有一天花開了,詩人興奮至極,拍攝下來與網友分享,真是真情流露之心境。 <愁到極處>更添一份柔情,因有心事而無處寄,「斷續的宮商,破碎底鍵盤」,詩人面對電腦有所感觸,將鍵盤當作古琴來彈了,「凝眸天方,想紅塵一角還有一雙黛眉,撫翏十指,隔空其感一份憂歡」就好比是真的有善女子在彈琴的韻事,感到琴聲的情感,「怨到極處,也有一份浮水消魂」這種「溫柔情緻,更與遠方星子相映,一曲光華」這首詩類似琵琶行,寫出彈奏樂曲的那種深沈情意,所以「今宮心事何處寄,正在星月明滅處」,雖然愁到極致,卻有星子明月來相照,使得心事又有了團圓的想望,或許下次月圓能心歡。 <我來了>是一首較長的抒情詩,「日趨蒼白的心,已拒絶再度守候樹下,等待紅塵路將落盡的繁花,狼煙四散,路人都安息於一堵堵黑窗之後」好似一首安魂曲,歌頌著詩人的蒞臨帶來的不祥與失落,失火的紅塵中人們只能居於黑窗之後,代表<法華經>中的火宅喻,「大地徐徐空冷,大街盡處飄來了水樣香消,隱隱有什麼碎裂了?」這是說冷到了極點,好像冰塊碎裂了,「而你出現,彷彿淚珠,也能和驟雨一起打落,交相纏綿的滴滴成記憶深處的那塊玉」這眼淚好像一塊碧玉,淚與雨互相交織,互相纏綿成為記憶的一部份,「我來了,没有任何枷鎖,没有任何命運的鏈,可以綑綁此應許更古老的那聲諾」這聲諾就是「我來了」,没有任何障礙可以阻絶,「我來了,來了,狂暴人間裡唯一淒美的歌啊,因為那雙素手,在月色寧靜底照映下,可將和初始夜的星光同等燦爛」這隻打著鍵盤般彈琴的手,彈出一首淒美的歌,那是生命之歌,在月色的照覽之下,和銀河的星子同等光亮,這代表不斷出發向前的心,没有任何險阻,反而充滿光明。 <落雪>是一首極短詩,只有四句,「貪歡中所熟悉的線條,超乎花期的絶美照映著起伏不已的焚光,沈默的交威忽於一聲叩應,窗外無星」,這線條是指女人的曲線,在花開時顯映出的絶美焚光,熱情如火,但是詩題是落雪,而詩句卻寫不出那種冷冰,反而是以對比的沈默,叩應和窗外無星來反應出那極為蒼白的神色,天光中充滿白色光。 <觀花谢有咸>寫的是花開二度的美感,原本是嘆息中的邂逅,半調的姿音,「無論為誰,昨日葉瓣上的露水,也曾美似貞潔處女」,即使業障上面的甘露,也曾是如此的高潔純真,都是由於青春的影響,使人回想起處女般的光陰,「且輕輕撫去那道淚痕,再為春泥埋下一粒種子,看啊看,那二度綻放的,將比激情持久,清香如悠悠底浴後」,成熟之後的花開再次面臨激昂之後的淍谢,只剩淡香清芬在浴後發香,這種觀察花谢的過程,等於是守候一個好的青春年華之始終,花開花必谢,這是否為梅開二度的暗示,不盡然如此。 <髮之殤>說的是愛人不願為詩人留長髮的觴懷,「那曾是越過深鎖高牆外,惟一迎風的浪漫」「春天,已不知何時出走?」不再蓄髮的女子,有如「玫瑰和詩篇,雙雙萎谢在半剪燭台下的陰影裡」這是古典的情懷,一道陰影來自女子不再女性化的殺氣,「幾度席捲夢域的那條影子,啊!也曾輕柔繚繞過我身體裏,不安,而隱密的每一吋」這是在自述女人的長髮披肩令詩人動情的浪漫,如今長髮不再為他留而心傷落寞,「直到冷焰九轉的默默,?落,寂冷的琴鍵一夜夜美麗又殘忍的激盪」寫到長長髮線曾經與詩人的糾結不清,那種致命的吸引力多麼殘忍,「小樓內的月光啊,卻再也抓不住一瓣,僅僅一瓣的殘紅,只有那襲披落的憂傷,除了驚豔路人,染成眾口喧騰的傳奇,更聆聽過午夜星子,無數計絶望的吶喊」那長髮如紅瓣引人遐思,但如今卻成為曾經的傳奇,披在肩上的記憶,好比是在午夜的星子中聽著無數的絶望吶喊,喊著昔日長髮翩翩的景象,如今安在,詩人的戀好已成殤情。 <山谷雪白>寫的似乎是女人的酥胸,「夢迴、拈花、無息沈吟到一翦微曦透窗而來,心神,難寧惟山谷,雪白」這雪白的肌膚多麼令詩人心動神馳,在夢迴之中拈花,笑抬蓮花,無息的夢似在吟賞著清晨微曦,只有山谷的雪白難以平復寧靜,爬坡一般的愛戀,留下一些山谷風景的驚豔,那紅裏透白的肤色,引起詩人不忍脫手的愛撫,卻似冰雪冷而無感,好的姣好白肌多麼美妙,在山谷中似霧白繚繞而環抱。 <誰>是一首佛詩,指的是佛的「狂敲三萬六千法門」法華經的的境界「在月下饗我以薄紗舞姿」「摩擦青春,點燃今夜第一道媚惑之光」這裏說的是色魔的誘惑,有佛就有魔,這是人們的佛地見證,「來日令人?息的前世」的背景呢語與芬芳,「誰說出那句」我愛你,「誰又一次次路上強熱的雨林吻痕」「靜靜走這午夜長街,只留下一縷清芬,一方塗滿密碼的花帕」這樣的激戀如雨痕下落在午夜長街,只留下手帕內的眼淚拂拭的一縷芬芳,這個誰真是多情種,癡情至死方休。 <極樂不遠>寫的是互相愛慕的情人交歡後,有如極樂世界的入口徜開,「有山非山」是豐腴的胸部,「拈花人捲髮推窗,品?一句句散落夢境裏的詩香」,拈花人是詩人年中的主人翁,正在唱 著詩句的是夢境中的人子,詩人喜歡典雅的夢境,討厭夢魘,顯而得知「似浪飛浪」的高潮迭起,「一襲白衣冉冉的穿過燭影小巷,但見濛雲覆月而眉角抽悸」這些性意識濃厚的詩句,就是詩人影射曾經歡惴的交媾,不諱言之的大加表彰,「當四時流轉,天地早已交歡,妳我還怯怯的學著鈴響,氣熱,忽?的狂風,撕去千古包裹的紗衫」寫出脫去衣衫的沈重道德觀,壓著「兩顆心都緊」的男女,「隔著半透瓏的翡翠屏風」,於是極樂就在兩顆心之間,並不遙遠,只要有愛就有性愛,這才是人間最親蜜的情感,簡單而誠實,無需矯飾或掩飾。 <雨後觀荷>在書寫情愛因緣,還不至於到因果的徹悟,但卻有戀慕愛荷的風情,第一段落寫的是雨後湖邊的「高濶的雲,清新的綠」湖濱行走的路廊是古代的詩,「偶然佇是,天地有一刻.壯美」彷彿回到了秦漢的時代,「動或不動,都是一首絶句」這一段落只是一個鋪述,接下來的第二段落才是邂逅的來源,「風中的千磷姿啊,無論為誰醉中,都少不了一個妳」多麼風花而浪情,第三段落寫出明眸令詩人心醉神迷的女子,不可方物的喜昧,又喜月來請因晶晶,晶晶傾緣這表示詩人心中只有「真命之珠」的真命天子,第四段落寫出了生死因果的輪迴,「堅貞的七世」「色即是空,空即是緣」「緣,有盡而彼岸無邊」第五段落寫的是「多少花謝,多少蓮苦,佪顧著茫中,龜無語而紅蜻蜓自在來去」詩人「輕嘆回眸,惟見一葉微顫,千百佳人隨串串銀珠回顧」這首詩道出了男女愛情的圓融,需要多少的考驗才能圓成蓮花的意象多麼圓融而圓滿,詩人說男女之情不正似荷花的風光,一樣美妙。這首荷花詩寫得有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境,其實詩人也不願意與髮妻分別,只是有所咽喉,為了感情曾經的美好,詩人回首去細思她的姣好,以第二人稱來訴說這份情意的對象,款款動人之處,還容再三品味,才見證得出愛的濃烈而今已惘然的覺察。   <壯士行>道出了就像浮沈人生的船一般,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和生老病死,每個座標都要嚐到才完整,然而壯士卻為國付出,為國捐軀,不顧自己的感官享受,完全在思考國家的興衰難題,這叫做大我和大愛,這是第四篇題目<與你,分享月光下的寂寞>之第一首<壯士行>,贈詩給辛棄疾是件大工程,他是南宋的愛國詩人,就詩人的導讀看來,他引用的詞句都有確切的出處,而且非常用心的引申,看得出詩人對辛棄疾的仰慕敬佩,如此陽剛的詞句,多少也給詩人一份憂國愛民的感同身受之情,詩人這首詩也捨棄私情小愛,而將格局換大到賑災濟世的胸懷, 文學正氣懍然。   此首詩跟詩贈李白的<與你,分享月光下的寂寞>同樣是重量級的贈詩,是有美類似歌功頌德的詩詞,詩人詮釋得如此細膩,令人讀出充滿典故的句詞,也知道了不少有關這兩位詩哲的身世和心境,身為官員而盡力奉獻心力的努力與奮鬥,真的是格外令人覺得感動,詩人的用詞也特別的細緻,彷彿兩位詩哲至今精神仍存的那種骨氣,充斥在詩句之間,吟唱再三之餘,更有讓人講說傳奇的內幕,例如張大春今年出版發行的<大唐李白>之書史,還在廣播中說書,真的很有深度的考證,其詩詞只有男性的使命感,是我所無法完整賞析的,故就此略過,還待有心人士為之撰寫釋解之文字,因為身為女性的我只看得懂柔情的詩厥,故將此萬傲激昂的詩歌情感化作紀念,放在人心中,而不是去背那些典故,用心去讀這些句子才是珍惜。   繼英勇志士的勇猛精進之後,又是一首長詩,賞析起來十分具有挑戰性,付名叫做<新詩話>,讀起來就有如得到大詩獎的那種水準,詩人於長詩用功極變,堪稱詩史也不為過,此詩分為六大段落,書寫新詩從人間出發的入世之感言,比起前面兩首雄壯威武的詩,巨大的史詩,<新詩話>要來得溫文儒雅多了,第一段落書寫現代人玩詩往往都在褻瀆自己,不求上進,這是一個謎點,使詩詞進入黑暗的巷,第二段落自五運動起文字風起雲湧,文化版圖交相興起濃厚的學術味,第三段落寫地水火風空中的詩學多少有些感官叢林的呼喚,生猛而殘酷,第四段寫的是面對詩學多作的良心,不要污染了自古以來古人傳承的良好文化系統,第五段落則寫網路詩的前途,是入世好還是出世好,在兩極之間擺盪,實在應該把詩好?平衡才好,第六段落書寫詩人寫詩的大夢,應該回到原點,像一朵蓮花溶入大海一般的氣魄,所以此詩有佛之見地,相當絶妙。   <雲想>是詩人獲得<坐看雲起時>詩報文學詩獎的變體,經過改寫,成為一首較長的詩,共有30節,這首詩在寫一段與白衣女郎的羅曼史,非常美豔,將雲想衣裳花想寫得絲絲入扣,尤其是美女的妝頭和妙姿,好像優雅的雲自天空升起,迎接美好的一天,這首詩寫得非常好,前面每段落大約四句,後來就不限行數了,雲的意象易于讓人想起法雲法師,她對法華經有一番論述,非常獨到,若不是有她守護天空的雲,我們又何其有幸能夠了解佛法如雲的無常變化呢?真是幽古思情之作品。   <雲無心以出山由>同樣在寫雲想,但是卻寫出了雲昇的說味,雲帶給詩人的靈感很多,從後現代到當代,描繪一些風花雪月的詞句,顛覆了後現代不能古典化的詩體,這是第一段的內容,第二段落則寫的是山間嵐氣的綠意,美妙而心胸寬廣的大自然,第三段落寫的是湖畔的風光令人心緒交感,讀著朋友捎來的信簡,多麼深刻的體會,第四段落寫了後現代的現象,在心靈思緒之間有點污染的感覺,然而入世就是要面對名稱的荒謬和八卦,以致於心旌有如飛雲無可限囿,超出古典的傳統而形成後現代的詩句,第五段落,寫著大千世界如何自處之事,名紳人士在園林間出入名山,以名紳步姿走過大千,走過反而心胸寬闊,坦蕩有如山林中飛瀑入潭的湍息,這時提到了雲,煙雲霧氣多麼幽藐,好比是懷古,有「不勝美好的深意」。   卷八是<桃花源外記>,詩人的思古憂懷真是深入淺出,首詩<花之邂逅>是寫詩友未遇的心情,朋友不在家裏,「紅門輕捲,牆頭新枝已有了落落春意」,「這是二月」好比是看到燦爛的櫻花和回露雨珠,和幾朵杜鵑,雖未遇友,卻與花朵邂逅,此種風情是美妙的,雖然月的未成,卻也看見了月的之外的美感,初春的花開給人一種清新的感受,這首詩寫得極雅,風景透露出些許失望之餘的欣喜,由於花的風華,詩人體會了機緣至不是常常?現的,而有時必須等候才可以遇到重要人士,正如三顧茅廬的典故,不要放棄相會的機會,總會有緣再見的。   <寺中>寫出僧侶的駐寺院,如此寂靜空無的氣氛,「没有一朵花願落在我流浪的肩頭」不知何時「飄來了一片豔紅殘葉」已入秋了,天地間詭異的十分禪、十分祕,「一扭頭」「殿中金身菩薩嘿嘿大笑」,這首詩寫出了宗教情懷的痴,過寺中風景的反映人心,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由於没有人來訪,所以才顯出古廟裏僧侶的清心寡欲,如此靜寂的修行,使得寺院充滿美裳的風光,洗滌了人們的心靈,也染化了世俗一份清新禪意。   <遊山>是搭車之旅的心得,窗外的風景有「悠幻雲、林、渼」「初春午後」「山中自有一份悅人閒情」第二段書寫走動在林間的趣味大自然的擁抱,多麼舒服,野趣有老樹、羊齒植物、蜂蝶、天籟、鳥隺蟲獸,等坐物,放歌山林,多麼寫意,「氣何清爽而意隨風之舒展揚昂」浮生正是「放眼快意恬美至新」最終落日徐緩的下山,車子也彎動??,這首詩寫一次遊覽車旅行的快樂,車子駛入山中而有著一股充滿洗禮的快意,不知從何說起,於是詩人就描繪一路上遇到的景觀,事物,完成了一次山旅。   <花事>寫的是花遲遲未開的憂慮,一個浪子如詩人看見「殘花亭處」,仍是山、是林、是雨後,以及落寞後的落寞,七朵蓮溫柔睡著,七朵曇花方使芬香,之後,展憬一響,鳥雀撥雲而去,少年的微笑,在嵐煙交映的曦光下,空濛濕冷的世界,被詩人看見,這首詩是寫佛法之華,綻開時春光迷人的情調,有了蓮花和曇華的奇妙,人間增加一股仙好的圓融和美感,如此的花事有如佛法開悟一般,見悟則綻放,有了佛法之緣份,詩人看透了法華經之妙諦。   <某隱者>寫的是懷素書法家,種植芭蕉來書寫書法,字墨乾了又再寫,拂之又拂,有顛狂之稱,其行草堪稱狂草,已到達了藝術之美學,「別有逸趣」,詩人稱讚古人之戀書法有如「非特直雪,亦仙亦猿」,我也曾在高中時迷戀懷素的草書,一再鑽研,一再探求,原來其書帖寫的是孤兒身世,頗令人同情,如此為了書法而隱逸的懷素,性格具有高度道德,傳世有名。   <無名小溪>書寫露營的歡喜,黃昏來到溪畔,「紮營,濯足,到清歌」「雲在天外,樂在山中」詩人將流湍中的黃亂石間之嘩嘩水聲,比喻成「一群并好」、「並幽幽谷音」「而與啁啾鳥雀相往應答」,詩人寄著一次與情人在露營時握著她的小手緩行的經驗,「篝火自營中翩翩風開,一身靈氣的長髮,風聲寂然」,兩人心心相映,「當一道浪輝柔柔落下,無以形容的清華美啊!握著妳底手,默默與天地契合」這條小溪中起了情偶的私情蜜意,很是浪漫,悠閑,道盡了牽手相許的綿密情感,深厚的蜜意,使人猶如活在天堂樂園。   <雨日>書寫的是水從天下降下的山色,「庭間積水」「一片風霜殘缺的楓葉」、「竟成為記憶裏最美,最脆弱的不忍?」此處說的是情閨之事,「嵐氣更濃了」「枝椏紛紛撥彈雨珠」「或曰此中有禪」遂看見一朵紫蓮,如經學大儒肅容危坐,在風中,這意象詩人在詩後有所解釋,深奧的內涵使得這首詩更加有了佛法的意境,有雨之日竟也能體會出「毛塵之雨」的意思。   <一抹說不出的清新>副標是「在藝術影像的衝擊下,靈魂會舒張開來」,這句話是俄國導演塔可夫斯基說的,這首詩寫的是園林中的山風轉了又轉,而一名白衣女子在園中漫步,細語,說著男子有時也頗重情感,這句話使詩人感動落淚,而一時忘形的佇足,不久方又氣息悠緩的感到那抹清新,像道樣的影像有如閑適午后的景像,讓人心靜下來,享受那白衣女子的善良,靜謐的心,雖然人心看了之後有所感觸,但是卻是說不出來的清新,就是清新。   <不忍的妙趣>書寫佛法中的唯織和覺照,好似有風渡水而無痕,或似戀人於纏綿光景之下私語,有一名白衣少年「獨吟在高古的念動間」「似夢似偈似午夜鬱鬱長巷的伶仃醉漢」而這妙境不只如此,在千年之後的仰天傷神和天地俱寂,有石頭風化而隨光逐影的凝定中,有一份悄然剝裂的不忍,這份妙覺神似悟空自石中蹦出,有西遊記之趣味,詩人體味的妙趣豈止是<法華經>之妙,而也同時是天上的仙功,使石崩岩裂之法力,像墾丁的裂成兩半的石頭,中間還可以行走之妙,憶起這個念想,就覺得風光的不變,以應人心的變動無常,那麼風光正是協調人心的境域。   第九篇章<道情>放在第一首,書寫清人李慈銘所寫的「此樂非但忘貧,亦可入道」,道出了詩的主旨,「古人孤愛山水,或偕二三友朋,遊賞於春秋佳日,或一琴一驢隨曲曲的澗水漫步尋幽,長嘯松下」多少人喜於遊山玩水,而年者亦有同感,在大自然中放鬆自我,可以使心胸舒暢開懷,「偶然,因杳杳的嚮唄而凝神佇立,盤膝入定」,這裏是寫禪修,暫修亦可的自在,山中的煙流溶入詩人之心後,箇中趣味,有著一叮叮雨水打點在丘壑塊壘,這種情感是中庸的,向佛的,有了山水的洗禮,人們心靈無不感到一股香薰的美,從身心毛孔注入佛道之情。   <暮鼓>是紀念高倍疆文人的返懷之詩,「是篤篤的鐸容,自晚深的山寺靜靜傳來,抑是沈沈鐘聲,旁過濃雲的都會緩緩響起」這段暮鼓自有午深卸按著,如此的書寫姿態無非是為了祝福高倍疆先生能夠成佛,有人聽經,「傾聽中,彷彿世外的佇立人間,黃昏,入夜」「千百水銀燈同時亮起」這是在描寫詩人感受到高主偏的心是向佛的,所以刻意為他書寫佛喻,而他的名句至今仍存在詩人心中,捨不得忘記,是此文人之氣質與性格高尚,值得為詩讚頌之,且記其風尚而傳為佳話。   <時序>又是遊山有感之作,「雪自雪,春自春」這個時序裏的萬華人物都在兀自存在,「一待入秋,北雁定期的南飛,卻不是為了什麼虛名」,水姑娘,詞家,少年和詩人融為一體,各自忙著各自的事務,構成一片懷古的舊圖畫,也是屬於四季的風情畫,教人心中不由得感動,遊山的人有如入寶山不能空手而回,山有時序,入山的時刻風景不一樣,在夏日上山更是一種享受,那青山綠水和雲雨巫山,真是令人心曠神怡,樂不思蜀。   <大地>也是登山的一個揳子,詩人道出了他並不是為了流連於山岳,湖泊,溪谷,泉水,春郊,侯鳥,等等的存有,而是為了保育之心而入山,正如長城萬里的重重鬱鬱之情結,「放眼天下,無邊的黃沙荒漠,野地百合,飛禽走獸,千里森林,火山,海嶼,雪原,山橋,流水,舊厝,這些自然景觀一直都被人類像犧牲,色相的女子覓食殘葉的狠,弱肉強食,所以山神震怒,七級大地震不是瑞相,而是浩劫,電視裏即使呈現了山中奇景的野風光,也喚不回文明向自然挑釁的撲滅,多麼令人心痛。」   <雅集>主要在讚頌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古之雅集每得風流之趣,歌樓聽雨,臥看南山,品茗淪道與諸君子宴遊於花間林下」後來卻不了了之,因為酒或煙的靡爛,使得「惺惺相惜的每一種情懷,一朝雲散」這首詩雖寫得好,卻比不過<水調歌頭>的優雅和風流,「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想這首詩畢竟也是為了欣賞蘇東坡的心事,而留下心有所同感的贈詩,文人不要接近酒和菸才比較好,因為如此的壞習慣會使人沈淪,運途不佳,染上了菸酒就不雅興了,在長嘆之後我們應試著在紅塵中尋覓解脫之想法。   <致友人>是將所有讀詩人當作友人,來致贈此詩,千年百年了,世界仍然如此混亂、醜惡、腐敗、荒謬,所以去雲遊,去做「城外散仙」、「天地遼闊,一陣山雨帶來了滿月晶瑩,鄉間小溪的風情,真美」、「負手夕陽的形象直似神仙中人」「殘照似血,叢生的荒草幾達人腰,拱門半傾,承繼的子孫,病酒,且與你有約」這首詩是在勸誡詩友們要努力向上以免晚年唏噓,在對話之間可讀出這世間古蹟的安道,猶如友誼一般不變的長存世界的一隅,雖然没有什麼胸臆大志,但是詩人勸誡的是愛惜古蹟古物,莫使懷舊空回首,空虛過。接下來<無題>是為了懷古,其內涵也和<致友人>類似,但不同的是<無題>寫的是中國的古國風韻,種種風光在民俗間存有,飄然的渡過中國神韻的人民啊!在「你嘆息的一轉身」綿綿落下,科技世界的冰冷,「窗外夜空,彷彿響起了忽明忽滅的梆聲」中國如此之大,唯有古典樂令人夢寐以求。   <情為何物>寫的是愛情的內容,「都不下心,觀雲不成」只因心情像似「輕輕攪拌著的英式花朵茶」,兩人的「千百活題,無非又一次終結於,手製點心以外的那樁憾事」,九彎十八拐之後,也許能體會到愛情只是一物降伏一物,一物剋一物而已,這樣的悟道真是不簡單啊!肉身不是原形,探其情人的原形而剋之,如蛇剋其獵物,才能有幸福的生命相繼渡過,這個無情非人間的宇宙道理。   第十篇章<山居瑣紀>第一首寫了<一日無事>,寫的是悠閒的雨天午后始停雨的「霽光微露,林谷,濕濛,空渺」「捲映的光影極其窮妙之相」用長短鏡頭和至少七個角度來捕捉夕照的沈下,這是件老年人所歡喜的事,就是把鏡頭放在夕陽之前,捕捉那光影,像年者的父親就樂此不疲,想當初每天在斜陽之下煮飯,真是好快樂的光景,夕照給人啟示,要珍惜時光,莫到年老才怨嘆,青春逝去不再的傷懷。接下來<拜石><浪子><梵唱><初雪><暴風來臨前><關渡賞鳥><蟬殼>都是詩散文,就此打住不去賞析,因為他們的內蘊並非很難去理解的文字。 第十一篇章<南國風情畫>中的第一首就是懷念詩人的父親為日月潭所寫的文章,題詩為<夢迴日月潭>,副標是日出即景,書寫的是潭水旁的玄光寺,一燈熒然如金蛇閃動的倒影,這是出自父親的語句之靈感,描繪出美妙的風景水色,多麼的入木三分,不僅知性而且也感性。代表了詩人懷念早逝的父親之深濃親情,詩人的父親自幼就給他耳濡目染,使他成為一名詩人,真是善性的教育,人文的引導,相信詩人心中一定七分感恩。 <花舞鶴>寫的是溪頭,「九月的溪頭才開始深濃,滿山秋葉中,清冽」最終句點出了詩題的意象,「看:花葉紛紛的飛舞啊,一隻隻能叫的折翼之鶴啊」把台灣風光用鶴的影像來輕描淡寫,實在是點出了洗頭楓紅九月的燦爛,似火焰般憂鬱,「天光自林隙漏下,淡青色的音符,谷風慢慢的凝聚,迴盪」這句寫得很巧妙,又似日本三弦琴的演奏音符,很有古老情調的呈現,表現出日據時代的景像。 <山景>寫半山涼亭,時間是在清晨霧色仍濃的林間,沁涼的曦光,燦然如漏「一只白鷺牧?也似的飄過山頭,酣睡的大地,正緩緩後更生」之後接到雲空漸藍,天亮了,鳥叫有致的起落,一條彎曲的山路走到盡頭,小小涼亭出現,雖已有若干斑剝,仍然硬朗空挺,這風光的主角是山中涼亭,猶如一個地標一樣的指引著爬山的山客們,向他們招手。   <鶴舞花>名字很像日式插花之花道,是觀看日本電影的感想,京都的古唐風,不同於<花舞鶴>但是比較這兩首詩,它們的情感是肖似的,摩擬的古趣,而最後點出「一隻白鶴,不可思議之美的迎風,舞起滿天繽紛的落紅」有著日蓮正宗的道義,不知<鱒魚>為何片,但是實詩也可以得到一種觀感,那就是仙鶴之於日本的形義是無法以其它任何東西取代的。   <冬日懷人>書寫南台灣風情,如橫塘、漁舟、桃林、禾舍、遠山、紅帽釣者。黃昏的南台灣是霞光流影的,風一吹來,「桃林媚然如描」,「空無的扁舟極得意」雖然溫馨而明媚,但紅帽釣者不知去向,一憾也。接下來是<池畔口拈>,書寫著風中之花,飄落像一次緣,意憐憐而思惘惘,陰陽兩界的各種神明,看著詩人了然的來,將摘月而去,真是悠然之情表露無遺啊!這首詩是在寫對月而思的情意,在井中的風中之花即是明月,而欲摘井中之月的詩人,其有赤子之心,不知如何才能摘得美月,在手中把玩,欣賞。所以這是首比喻和抽象的詩,意不在取月,而是賞月。   <南國風情畫>寫古代的倪瓚,好像他的書畫呈現出夕陽下山腳的柳林中,一彎溪水繞過,白髮掌櫃守著一間小酒舖,幾位客人上門吃小菜,道路旁的杏花約約撩人,這民間山水有如鳥語的人談之語,青翠的新醇酒,送來夏日的木葉香,令人銷魂,而遠山外的炊煙,一升,其狀也似雲林畫中的山水,雲林正是倪瓚的名字,這山水還真入世,一點也不脫俗。這些句子的靈感,來自武俠小說作者古龍的書<劍花煙雨江南>,是我没看的一本,但是我也喜歡古龍的其它作品,看得出武俠中有情有愛的描摩,是如此的雅趣。   <遊湖記>書寫的是詩人遊碧湖的情緒,在暮春,有時蟲叫庭下,竟不住蟬鳥叫?的溪戀,而在家中心卻已飛向湖畔,沿溪,漫步,無所思的悠哉,白雲,稻穗,喇吧花,天然景致真好,山角處有三五小孩嬉戲,釣魚,「穿過一條淹没小徑,湖畔的垂柳豁然風華數里,夕照的湖光韻致,三五白鷺昂然兀去」筆者親遊幾趟碧湖,所觀察到的亦如詩人所言,風光旖旎怡人,雖屬十丈紅塵之一部份,卻也是好一個避世的清幽所在,這碧湖的波光在雨中更是波光粼粼,美不勝收盡在眼底,所以詩人不某「仰天大笑,以表?狂」真是自在其中啊!   <春遊>寫的是聯合報南園,特地為已故的報社社長而蓋的園林,也是墓園,雕樓畫棟的景色,加上年者曾遊一遍有導遊解說典故,更加好玩,而詩人應廬弦之遊去玩賞,而作此詩,讀來更有種重遊舊地之感想,「九轉的小徑止於春寒的驚蟄日,相對於紅塵中的一口濁氣,負手此間,微雨山莊的韻緻,著實可品!」這段詩句寫得真棒,將南園的豪華描寫出來,那些古色古香的建築,「長廊幾折而後道幽,俯仰,青山可抌,有人就此一路拾夢而去,或登樓賞梅,或坐擁得生半月的快意!」「多少曲水流觴的感概正濃,一席清歌未了,何時君再來?」這些富麗堂皇的字眼,一一道出了此雅園的雕琢再三,真的是令人膛目結舌。   <初遊花博>寫的是花博舉辦期間詩人遊園之心得感想,當天「雨意綿綿,半月秋陽」,詩人也去觀賞了「故事館」「迎客坊」和「爭豔館」以及「裏生方舟」,其中的時尚和奢華佈置,令人流運不已,相信詩人跟年者一樣,都是懷抱著新寄的新鮮感而著名前去的,此次盛會至今雖然徒留一些建築物之外,再次前往的心情更是難以言喻,只希望當時的遊興不憾於心,念念都是花之島嶼的光耀美名。   第十二卷<懷古>同名首詩書寫的是「好風如水」,從田園南風中歸來,藏青的背心之罔然,凝定,如徐徐煙消的晚春,這首詩寫得空靈,然而<空山記>則更加空靈,詩人還為此詩請好友支峰題了一幅圖畫,詩中寫道「山人,此時靜默如曠古之靜默,窗前冷簷終宵有無音之滴落」淡月升起,山外是一片孤絶林叢,「山人,你淡薄的志趣,你不語的情懷,可似門外,那泓清淺的潺潺溪水」空山間間山人,此情網真的動人,山居之人那裏要人來問答,他只要守在空靈的山中修身養性就好了。   <清談之外>寫的是在午後盤坐,以心交心的談與並不是真的攀談,而是虛無之間的互相分享心事,「若有了悟」,「亦人生一樂也」是取自古書,這首詩將清淡的雅趣寫得如此芬芳,文人雅士偏好清談,筆者也曾親自上詩人之門求教,詩人不吝於訓教,而說了不少至理名言,至今筆者我仍心存感謝,因為清談是有志向的言語,不是打發時光的遊戲,所以至今仍對那席訓話若有所感,而記憶猶新,快活。接下來,<邀請>寫的正是詩人喜歡和友人在家中聚談,交心,分享家中的新詩,好茶,鮮果,「浮生幾何?」「自當偷閑半日,快意清談,盖興乎來!」正是此意。   詩人的作品中有書畫山水之情態,最好的一首,也就是得過中國時報文學獎的<坐看雲起時>這首詩曾有人解析過,闡述得非常高妙,有佛七寶之境界,我試著收集跟詩人有關的詩評,但是他不太捨得割愛,我只好就著記憶,重新再分析一遍,畢竟這樣也比較有誠意,於是我把此詩賞析如下列: 正當詩人看見雲起不禁痴了,此乃假和合之開悟,因為雲乃是大氣的聚合分散之變化,是無常的,正如詩人忘了「此身已非我」,已經看透了無我的境涯,雲的千變萬化令人著迷痴狂,正因為月亮的皎美,使得入夜後的雲更逸出高遠高深的僧侶味,琉璃窗指的可能似琉璃光如來的國界,有一室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首詩根本上是一首療癒系的詩,可以見證藥師王即文殊師利法王子的法力,在雲起的刹那,正是日出月落的時分,人們依晨月而作息,如此的生命,正似雲的起落,無常又有常,只有佛法似雲朵給我們坐看雲起的契機,每次觀之就有無限的領悟,這不正如服了心之藥物一樣健康嗎?   <行到水窮處>是觀畫的心得,這幅畫好像一幅動畫,「水仍白潺潺,那人悄然下了船,前方,方角亭捎挑著盈眼秋意,層層峰巒,盡是蒼綠詩句」,山腳處有三五人家,有古字斑剝,有山頂雪跡,有一條瀑布自古代龍盤而來,(古人稱瀑布為瓏),「那人忽然停下腳步,水聲涓涓,清瘦的面容,側身作勢的泛起一抹漸漸光潔的美意」,這山泉的美妙如同一幅山水畫的動感,瀑布一直流動著,畫中之人可是觀畫之人的自擬,有趣的意境令人再三欣賞品味。   <山色有無中>取景在借,書寫了「大氣清涼」,因為「薄薄的雨意沾衣,有一抹神氣宛然的微醺」「冷泉起自心潭,咻咻的谷風崎嶺而上,與松韻合:煙迷的野趣,風月,可人」每日爬著這山色「輕身健步的登臨」「此樂非但忘貧」「俯首來時,一階階青黛的山色,有無中」,此詩的詩意非常泠然巧妙!回首再看山色的青黛色,有無之中竟是記憶裏的彷徨。這句是出自王維詩「江海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拯於工筆畫的王維將山水畫得峻浩十足,想必有其用意。   <李名業報>引自清人張潮的<幽夢影>中之名句,「花不可無蝶,石不可無苔」「喬木不可無藤羅」「人,不可無情,無欲,無癖」,這乃是仿效張潮的句型而自創的詩句,有意義的是「一切有為法,佛曰:業報亦如雹」,即為「一切有為法,如雹亦如露」,寺名業報寺,其實是詩人之取命借用意象而已,並無此名之寺廟。同樣的,最後一首<雪日聽歌>是在寺中僧奉茶而退,一種假想的詩句,並不是真的來到古刹,而是心目中的性靈之寺,「晚鐘沈沈,香積廚飄來了粥米飯的芳香」,緣自古龍的<英雄無淚>作品中的數句,令人深感古意婆娑,「歌聲戛然斷絶」重覆兩次,「一座皆驚」,唯「你仍白肅容端坐」、「久久,一如茶不知何時冷,雪不知何時止,月不知何時升」「不知如何」你「閃過一條條模糊淚影」自是如此的幽懷古情,令讀詩者慟然,因為身為僧者的聽經頌經如歌,讓人聽出了出世間的蒼桑和蒼涼,所以動容。   不知為何,詩人楊平的詩詞總能令人感動,那懷古思情的寸寸心念,不斷的在輪迴中啟動自在。(完)